搜索
首页 《菩提院》 山僧老夫子,养蚕如养儿。

山僧老夫子,养蚕如养儿。

意思:山寺的和尚老夫子,养蚕和抚养孩子。

出自作者[宋]王之道的《菩提院》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作者在菩提古精舍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僧人生活和自然环境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佛教的信仰和对生活的思考。 首段描述作者在午后暑热的疲倦中,在菩提古精舍稍作休息,并让仆人做饭。接着描绘了山僧老夫子养蚕的情景,但他的目的并非为了制作丝绸,而是为了养蚕本身,这表现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专注。 然后,作者对燕子毁坏蚕茧和鸟巢的行为表示了不满,并反思人类的行为是否合适。他以佛家的观念来思考这些问题,认为人类应该尊重生命和自然,不应该破坏它们。 最后,作者表达了自己对这首诗的看法,认为它能够作为佛教的规范,提醒人们应该如何对待生活和自然。整首诗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佛教的信仰和对人类行为的反思。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的美文,它通过描绘自然和僧人的生活,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佛教的信仰和对人类行为的反思。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菩提古精舍,兵余但茅茨。
我行倦午暑,少憩容奴炊。
山僧老夫子,养蚕如养儿。
奈何煮白茧,乃欲缫青丝。
燕泥固可恶,覆巢似非宜。
不闻两足尊,顶鹊安无隳。
我亦学佛者,言之为兴悲。
作诗书壁间,以为浮屠规。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关键词解释

  • 养儿

    读音:yǎng ér

    繁体字:養兒

    意思:(养儿,养儿)

     1.养子。
      ▶《新唐书•逆臣传上•安禄山》:“时杨贵妃有宠,禄山请为妃养儿,帝许之。”
     
     2.生育男孩。
      ▶《金

  • 老夫

    读音:lǎo fū

    繁体字:老夫

    英语:I

    意思:
     1.年老的男子。
      ▶《易•大过》:“枯杨生稊,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
      ▶李鼎祚集解:“二体干老,故称老夫。”

  • 山僧

    读音:shān sēng

    繁体字:山僧

    意思:
     1.住在山寺的僧人。
      ▶北周·庾信《卧疾穷愁》诗:“野老时相访,山僧或见寻。”
      ▶唐·刘长卿《寻盛禅师兰若》诗:“山僧独在山中老,唯有寒松见少年。”

  • 子养

    读音:zǐ yǎng

    繁体字:子養

    意思:(子养,子养)
    犹养育。
      ▶唐·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天子神圣,威武慈仁,子养亿兆人庶,无有亲疏远迩。虽在万里之外,岭海之陬,待之一如畿甸之间、辇毂之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