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轩旁小柏》

载傍央隈未足看,为言所斧莫无端。
它时直入抡材手,不独青青保岁寒。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赞美松树坚韧、挺拔的品格和风格,借以表达自己高洁、坚贞的志趣和情怀。 首句“载傍央隈未足看”,诗人直接点明松树所处的位置和人们对它的轻视。在中央的边缘上,松树常常被人们忽视,被视为无足轻重的存在。这里,诗人用“载傍”形象地描绘了松树所处的环境,用“央隈”表达了人们对它的轻视,用“未足看”强调了它的被忽视。 次句“为言所斧莫无端”,诗人对松树的评价更为明确,认为如果有人需要砍伐,它也不会逃避或无端指责。这里,“为言所斧”表达了人们对松树的期待和信任,希望它能够经受住砍伐的考验。而“莫无端”则表达了松树的坚定和无畏,它不会因为被误解或被轻视而逃避或指责。 第三句“它时直入抡材手”,诗人想象着未来,松树将会进入真正的勇士之手,被精心的培养和雕刻。这里的“它时”是时间上的过渡,从现在到未来;而“直入抡材手”则是对未来美好前景的描绘,表达了松树将会有更好的归宿。 最后一句“不独青青保岁寒”,诗人强调松树不仅在春夏季节青翠欲滴,在寒冬腊月里也能够保持坚韧挺拔的风骨和品质,无论何时都不会凋零和退缩。这里的“青青保岁寒”形象地描绘了松树的品质,它不仅能够承受春夏季节的压力,还能够面对严寒的考验。同时,这句诗也表达了作者对松树的敬仰和赞美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松树的敬仰和赞美之情,赞美其坚韧、挺拔的品格和风格,也借以表达自己高洁、坚贞的志趣和情怀。诗中语言简练、形象生动,充满了对松树的期待和赞美之情。
创作背景
《轩旁小柏》是宋朝诗人胡清的一首诗。对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具体的历史记载并不丰富。但是,我们可以从诗歌的内容和风格,以及宋代的文学和社会背景中,进行一些推测。 首先,从诗歌标题《轩旁小柏》来看,这可能是诗人在自己的住宅或书房(轩)旁边看到的一棵小柏树,引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柏树在中国文化中常有长青、不变的寓意,可能诗人借此表达了对生活或者人生态度的某种感悟。 此外,宋代是一个文化繁荣,诗词高度发展的时代。诗人们常常通过观察自然,表达对生活的哲理思考。所以,胡清可能也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通过观察轩旁的小柏树,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以上只是对《轩旁小柏》创作背景的一种推测,如有需要,建议查阅更多相关的文献资料。
相关诗词
  • 1
    [宋]
    新霜夜落秋水浅,有石露出寒溪垠。
    苔昏土蚀禽鸟啄,出没溪水秋复春。
    溪边老翁生长见,疑我来视何殷勤。
    爱之远徙向幽谷,曳以三犊载两轮。
    行穿城中罢市看,但惊可怪谁复珍。
    荒烟野草埋没久,洗以石窦清泠泉。
    朱栏绿竹相掩映,选致佳处当南轩。
    南轩旁列千万峰,曾未有此奇嶙峋。
    乃知异物世所少,万金争买传几人。
    山河百战变陵谷,何为落彼荒溪濆。
    山经地志不可究,遂令异说争纷纭。
    皆云女娲初锻链,融结一气凝精纯。
    仰视苍苍补其缺,染此绀碧莹且温
  • 2
    [唐]
    昌谷五月稻,细青满平水。
    遥峦相压叠,颓绿愁堕地。
    光洁无秋思,凉旷吹浮媚。
    竹香满凄寂,粉节涂生翠。
    草发垂恨鬓,光露泣幽泪。
    层围烂洞曲,芳径老红醉。
    攒虫锼古柳,蝉子鸣高邃。
    大带委黄葛,紫蒲交狭涘。
    石钱差复藉,厚叶皆蟠腻。
    汰沙好平白,立马印青字。
    晚鳞自遨游,瘦鹄暝单跱。
    嘹嘹湿蛄声,咽源惊溅起。
    纡缓玉真路,神娥蕙花里。
    苔絮萦涧砾,山实垂赪紫。
    小柏俨重扇,肥松突丹髓。
    鸣流走响韵,垄秋拖光穟.
  • 3
    [宋]
    石坛无土谩嶔岑,何自能生小柏林?
    拟擘蛤蜊龟壳上,病来不杀懒登临。
胡清的其他作品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