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及第敕下宴中献座主杜侍郎》

得召丘墙泪却频,若无公道也无因。
门前送敕朱衣吏,席上衔杯碧落人。
半夜笙歌教泥月,平明桃杏放烧春。
南山虽有归溪路,争那酬恩未杀身。
作品赏析
这首诗《得召丘墙泪却频,若无公道也无因。门前送敕朱衣吏,席上衔杯碧落人。半夜笙歌教泥月,平明桃杏放烧春。南山虽有归溪路,争那酬恩未杀身。》的作者是唐朝诗人张籍,是一首七言律诗。 这首诗的主题是酬谢和报恩。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召丘墙的同情和关怀,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公道的追求和对报恩的决心。 首联“得召丘墙泪却频,若无公道也无因”,直接点明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召丘墙的同情和关怀。召丘墙的遭遇令人同情,如果没有公道,就没有任何理由和原因可以解释这种情况。诗人通过这一句表达了对公道的追求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 颔联“门前送敕朱衣吏,席上衔杯碧落人”,描绘了诗人对召丘墙的帮助和关怀,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报恩的决心。召丘墙得到了朱衣吏的帮助,并且在宴会上畅饮,表达了对召丘墙的感激之情。这一联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召丘墙的关心和帮助,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报恩的坚定信念。 颈联“半夜笙歌教泥月,平明桃杏放烧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召丘墙的关怀和帮助,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报恩的决心和对生活的热爱。在半夜时分,召丘墙在笙歌中度过,早晨时分,桃杏开放,春意盎然。这一联通过描绘生活的美好和欢乐,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召丘墙的关心。 尾联“南山虽有归溪路,争那酬恩未杀身”,表达了诗人对报恩的决心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尽管有归溪路可以回到南山,但是想要报答恩情却困难重重。这一联通过对比南山的美好和现实中的困难,表达了诗人对报恩的决心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公道的追求和对报恩的坚定信念。诗人的情感真挚而深沉,让人感受到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生活的热爱。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友谊和互助的珍视,以及对公正和正义的追求。
相关诗词
  • 1
    [唐]
    云峰满目放春晴,历历银钩指下生。
    自恨罗衣掩诗句,举头空羡榜中名。
  • 2
    [清]
    一入都门便到家,征人北上日西斜。
    槐厅谬赴明经选,桂苑犹虚及第花。
    世路恩仇收短剑,人情冷暖验笼纱。
    倘无驷马高车日,誓不重回故里车。
  • 3
    [唐]
    从得高科名转盛,亦言归去满城知。
    发时谁不开筵送,到处人争与马骑。
    剑路红蕉明栈阁,巴村绿树荫神祠。
    乡中后辈游门馆,半是来求近日诗。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