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上俞许二判官》

近抛蓑笠者,急善遇休明。
未省亲宗伯,焉能识正声。
病容经夏在,岳梦入秋并。
无限林中意,今逢许郭倾。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人与自然、个人命运与社会环境的主题。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赏析: 首先,诗的开头“近抛蓑笠者,急善遇休明。”描绘了一个场景,即一位农夫匆忙地披上蓑笠,急切地等待着政治上的清明。这里的“蓑笠”象征着农夫的生活,而“近抛”则暗示了农夫对政治环境的关注和担忧。诗人通过这个场景表达了对社会环境的关注,以及对政治清明的渴望。 “未省亲宗伯,焉能识正声。”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未能理解或欣赏自己正声的遗憾。这里的“宗伯”可能是指朝廷或权贵,“正声”则可能是诗人自己的作品或理想。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地位和权力不公的无奈和不满。 “病容经夏在,岳梦入秋并。”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诗人的“病容”可能暗示了他的忧虑和痛苦,“岳梦”则可能象征着他的理想和抱负。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无限林中意,今逢许郭倾。”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在林中的无尽思绪,如今遇到了知音许郭,心中的情感得到了释放和倾诉。这里的“林中意”可能象征着诗人的孤独和思考,“许郭”则可能是指许友、郭沫若等文化名人。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知音的渴望和对文化交流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一系列场景和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环境的关注、对个人命运的挣扎以及对文化交流的期待。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相关诗词
  • 1
    [唐]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 2
    [唐]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 3
    [唐]
    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梁州。
    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