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笑羊叔子,岘首矜一生。 又怪谢阿客,伐山觅峥嵘。 岂如铜梁守,出门便赤城。 |
| 这首诗以议论为主,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名人品行的看法,以及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评。 首句“我笑羊叔子,岘首矜一生”,羊叔子是三国时镇西府的别驾,镇西府是当时士族门阀的活动中心,而岘山是襄阳的象征,也是当时名士们喜欢登临的地方。因此,羊叔子在岘山自矜一生的行为,实际上是名士们风度的代表。然而在诗人看来,这种风度与品格,似乎已经成了过去式,或者只适合于特定的历史时期。 次句“又怪谢阿客,伐山觅峥嵘”,又怪谢阿客伐山觅峥嵘,这里的谢阿客可能是诗人的一个想象,或者是他虚拟出的人物,谢阿客的行为则是寻找山中隐秘的奇珍异宝。这种行为与羊叔子的矜持自重不同,显得有些冒险和激进。诗人似乎在批评这种过于追求物质和名利的倾向,认为这种行为与古代名士的风度相去甚远。 三、四句“岂如铜梁守,出门便赤城”,铜梁守是指汉代张堪,他担任蜀郡太守时,勤修治政,劝课农桑,又率民开田八百顷。他的行为体现了古代官员的清廉和务实精神。出门便赤城,则是对张堪治理下的蜀郡繁荣景象的赞美。铜梁守出门便赤城与谢阿客伐山觅峥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似乎在表达对古代官员清廉务实精神的赞赏,对当时社会风气追求名利、忽视实际问题的批评。 整首诗以议论为主,通过对古代名人和当时社会的批评,表达了诗人对品行和风度的追求和对现实的反思。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使得观点更加鲜明有力。同时,诗中也运用了形象的描绘,如“岘山矜一生”、“伐山觅峥嵘”、“出门便赤城”,使得议论更加生动有趣。总体来说,这首诗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