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题武夷山钟模石》

谁铸三钟栾乳形,不须笋簴自能鸣。
仙君欲奏宾云曲,只感清霜便发声。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三钟的美丽形状和美妙声音。诗人用生动的语言,将三钟的形状描绘得如同一幅画,而将声音的生成则形容为自然而然的事情。 “谁铸三钟栾乳形,不须笋簴自能鸣。”这句诗中,“谁铸”二字表达了诗人对三钟铸造工艺的赞美,而“栾乳形”则形象地描绘了三钟的形状,仿佛是用栾树乳汁所铸。后一句“不须笋簴自能鸣”则表达了三钟声音的自然生成,无需外力支撑便能发出声响,进一步强调了三钟的天然之美。 “仙君欲奏宾云曲,只感清霜便发声。”这句诗中,“仙君”可能是指传说中的仙人,他们能够演奏出美妙的音乐。“宾云曲”则是指仙人的乐曲,而“清霜便发声”则进一步强调了三钟声音的自然生成,仿佛只要感受到清霜便能发声。这种描述给人一种神秘而又美丽的印象,让人对三钟充满了向往和敬畏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赞美了三钟的美丽形状和美妙声音,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之情和对天然之美的向往之心。
创作背景
《题武夷山钟模石》是宋朝诗人刘子羽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武夷山的自然景观以及作者在武夷山的经历密切相关。武夷山位于中国福建省,是著名的自然和文化遗产,拥有丰富的山水景色和独特的岩石地貌。刘子羽在游览武夷山时,被山中的美景所吸引,特别是对一种形似钟模的岩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诗歌通过对武夷山钟模石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和对宇宙的思考。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结合了自然景观、诗人的个人感受以及文学传统,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内涵。
相关诗词
  • 1
    [宋]
    问津扬子江头,滔滔潮汐东流去。
    六朝文物,千年陈迹,几更乌兔。
    天限东南,水流今古,地分吴楚。
    喜壮游千里,桑弧蓬矢,功名事、儒生语。
    翘首石头城北,簇楼台、远连芳树。
    雪销天气,澄江如练,碧峰无数。
    银瓮春回,金山钟晓,梦闲鸥鹭。
    早归来,尽日风平人静,孤舟横渡。
  • 2
    [明]
    虞山古柏几千岁,根盘节错罗星文。
    灵气常悬白日雨,疏枝乱洒青天云。
    霜柯露干了不识,半是苍苔半成石。
    石上犹存古镜光,青萍未拭芙蓉色。
    我来八月秋气浓,月明满地蟠虬龙。
    赤脚大叫不忍去,长风吹落虞山钟。
    天生异物讵可测,呵护常闻鬼神泣。
    岩壑宁教无此材,岁寒然后知松柏。
  • 3
    [明]
    阆苑十年同会好,沧江千里独栖安。
    燕台远树春云暗,楚馆繁花昼雨寒。
    不分山钟摇梦促,无端海鹤度书难。
    伤心桂棹风波隔,日晏空歌澧有兰。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