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福安院同慧生闲步》

玄晖曾弭节,太白亦题诗。
京邑非前事,新林似往时。
山深秋气重,谷远罄声迟。
不为逢支遁,幽怀孰与期。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描绘秋天的景色,通过玄晖、太白、山气、谷声等元素,展现了秋天的独特魅力。 首联“玄晖曾弭节,太白亦题诗”,借用南朝宋时的著名诗人谢朓(字玄晖)和唐代诗人李白(字太白)的典故,表明这两位诗人曾经在秋天时经过此地,留下了不朽的诗篇。这里暗含着对往日繁华的怀念,同时也表达了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颔联“京邑非前事,新林似往时”,对比现在和过去,现在的情况已经不再是过去的样子,但新林(指秋天的树林)的景色却仍像过去一样。这既是对新旧景象的对比,也暗示了时间流逝但秋天的美景永恒不变。 颈联“山深秋气重,谷远罄声迟”,这两句直接描绘了秋天的山峦、深谷和远处寺庙钟声的特点。通过“秋气重”和“罄声迟”两个形容词,表达了秋天的深邃和寂静,同时也让人感受到了山间的宁静和安详。 尾联“不为逢支遁,幽怀孰与期”,如果没遇到支遁(东晋名僧),我的心情谁能理解呢?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美景的深深喜爱和留恋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寂寥。最后一句“幽怀孰与期”,则表达了期待有人能理解自己内心的情感,与自己一同欣赏秋景的愿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时间的感慨。同时,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寥,以及对知音的期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是一首优秀的秋景诗。
创作背景
《福安院同慧生闲步》是明朝诗人盛时泰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作者的生活经历、对自然风景的热爱以及寻求内心宁静的渴望有关。盛时泰可能在与友人慧生一同在福安院散步时,感受到了宁静与舒适,因此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心境和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这只是一种推测,因为诗歌的创作背景往往与诗人的个人生活和情感经历密切相关,所以需要深入了解盛时泰的生平和时代背景,才能更准确地解读这首诗的创作背景。
相关诗词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