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昭潭十爱》

我爱昭州士,平居富塾庠。
兴贤遵汉诏,论秀美周乡。
艺苑蒲开牒,书堂缥结囊。
蟾宫前后进,一一手间香。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用来赞美昭州的,它通过描绘昭州的教育情况来展现出昭州士人的才华和品格。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我爱昭州士,平居富塾庠”:这首诗的开头就表达了诗人对昭州士人的喜爱和敬仰。通过“平居富塾庠”这一描述,我们可以想象出昭州士人在和平的乡村环境中,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从而体现了他们良好的学识和素质。 2. “兴贤遵汉诏,论秀美周乡”:这两句诗是对昭州社会风气的赞美。通过“兴贤遵汉诏”可以想象出昭州社会对于贤能的重视,体现了对人才的培养和尊重。而“论秀美周乡”则展现了昭州人对故乡的热爱和关心,表现了他们淳朴、热情的品质。 3. “艺苑蒲开牒,书堂缥结囊”: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昭州的教育环境。通过“艺苑蒲开牒”可以想象出昭州的教育环境充满了艺术气息,体现了教育的多元化和开放性。而“书堂缥结囊”则展现了昭州士人对于书籍的热爱和追求,体现了他们对于知识的渴望和追求。 4. “蟾宫前后进,一一手间香”:最后两句诗是对昭州士人的赞美和祝福。通过“蟾宫前后进”可以想象出昭州士人在学业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展现出了他们的才华和能力。而“一一手间香”则展现了他们的品格和气质,他们像花朵一样散发着香气,给人带来美好的感受。 总之,这首诗通过对昭州的教育、社会风气、教育环境的描写和赞美,展现了昭州士人的才华、品格和气质,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敬仰和祝福。
创作背景
《昭潭十爱》是宋朝诗人梅挚创作的一首诗歌,描述了昭潭的十种令人喜爱的事物。至于《昭潭十爱》的创作背景,抱歉暂不清楚,但可以提供一些相关的推测: 1. 对家乡的热爱:梅挚可能出于对家乡昭潭的深厚感情,决定创作这首诗,以表达他对家乡美景、文化、风俗等的热爱。 2. 受委托或应邀而作:梅挚可能受到他人委托或应邀,为昭潭创作此诗,以赞美或宣传当地的美景和特色。 3. 个人感悟:梅挚可能在游览昭潭时,被当地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所感动,因此产生了创作的灵感。 这些都是对《昭潭十爱》创作背景的一些推测,具体的情况可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了解。
相关诗词
  • 1
    [宋]
    我爱昭州水,湘漓共一源。
    本无汙泥滓,去有棹歌喧。
    沃野藤溪道,浮琛玉海门。
    有时新雨涨,多半是君恩。
  • 2
    [宋]
    我爱昭州寺,东西占景开。
    门临九峰列,僧自五天来。
    讲次花飘席,斋馀鸟下台。
    万民共行药,终讌首慵回。
  • 3
    [宋]
    我爱昭州乐,供官不在多。
    薰风齐乐圣,淑气且宣和。
    谒庙知神格,铺筵喜客过。
    声边无一事,对酒漫高歌。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