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题灵山绢机石》

山涧山湍流,媪神閟崛奇。
不作江湖迥,縠水清而漪。
异哉灵山灵,幻此天然机。
杼轴驰红女,朝朝忙茧丝。
不见玉指劳,便制鲛室衣。
民家得此练,应宽缕征期。
两岸藓磴滑,谁敢拭眼窥。
却宜就暑饮,六月霜雪飞。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山水诗,通过描绘山涧山湍流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敬畏之情。 首联“山涧山湍流,媪神閟崛奇”,诗人以媪神形容山涧的神秘和奇特,描绘出山涧的深邃和湍急,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 颔联“不作江湖迥,縠水清而漪”,诗人用比喻的手法,将山涧比作縠水,形容其清澈而泛起涟漪,生动地描绘出山涧的美丽景象。 颈联“异哉灵山灵,幻此天然机”,诗人赞叹灵山的神奇,幻化出如此天然的景象,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接下来几联,诗人通过描绘山涧的景色和民家的生活,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他赞美山涧的美丽,同时也感叹劳动人民的辛勤和不易。 尾联“两岸藓磴滑,谁敢拭眼窥”,诗人用“拭眼窥”来形容藓磴的陡峭和险峻,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他也提醒人们要珍惜大自然的恩赐,不要破坏自然环境。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山涧的描绘和对劳动人民的关注,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
创作背景
《题灵山绢机石》是宋朝诗人梅应发的作品,创作背景主要与他所处的时代环境和个人经历有关。梅应发生活在宋朝,这是一个文化繁荣、艺术昌盛的时代,文人雅士们常常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同时,梅应发本人也可能有着丰富的游历经历和观察自然的兴趣,这为他创作山水诗提供了灵感。 具体到《题灵山绢机石》这首诗,我们可以推测梅应发在游历灵山时,被绢机石的独特形态和所处环境所吸引,从而产生了创作的冲动。他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感叹,同时也可能借景抒怀,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感悟和理想追求。 以上仅是简要分析,如果需要更详细的创作背景,可能需要查阅更多相关资料。
相关诗词
  • 1
    [唐]
    碧落高高云万重,当时孤鹤去无踪。
    不期陵谷迁朝市,今日辽东特地逢。
    将作乘槎去不还,便寻云海住三山。
    不知留得支机石,却逐黄河到世间。
  • 2
    [明]
    扁舟下彭蠡,望见古君山。
    只道支机石,移来天汉湾。
  • 3
    [唐]
    灵媛乘秋发,仙装警夜催。
    月光窥欲渡,河色辨应来。
    机石天文写,针楼御赏开。
    窃观栖鸟至,疑向鹊桥回。
梅应发的其他作品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