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句》

项斯逢水部,谁道不关情。
作品赏析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项斯逢水部,谁道不关情。”从这一句看来,项斯是专为感谢对方(一位姓水名部)的赏识而作诗的。但这又不全是,此情实在不便当面表达,这才写下这诗,借诗传情。这一“逢”字,把诗人感到对方理解自己而又不便表达的复杂心理,刻画出来了。而“关情”一词,则把诗人与对方之间的感情联系明确表达出来了。 “吟得新诗一树春。”诗中点出“新诗”,点出“春”,可见所吟新诗非同一般,足见对方对自己欣赏之意。 “清才可人正年少。”末句点明对方和自己都正当年轻。古人常以“正当年”来表达一个人正当风华正茂的时期。这里是说,对方和自己正当年且又彼此欣赏,真是天作之合,天赐良缘。 这首诗写得情意绵绵,情景交融,清新自然,毫不矫揉造作,充分体现了盛唐诗歌的特色。 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项斯在当时诗名颇盛,故称得上“诗伯”,而且得到过当时著名诗人张谓的赏识。由此亦可见项斯之诗确实非同凡响。 从这首诗来看,这位姓水部的诗人确实也非等闲之辈。能赏识“清才”,足见其才高,而且又彼此年少,正当年,真是“风流总被风吹去”,足见其风流倜傥。这两位诗人相遇,真是可遇而不可求之事。
创作背景
《句》是唐朝诗人郑薰的诗作。创作背景可能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社会环境: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文学和艺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这样的社会环境为诗人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和灵感。 2. 个人经历:郑薰的生平经历可能对他的创作产生了影响。他的观察、思考和情感都可能反映在他的诗句中。 3. 文学传统:唐朝的诗歌是在前代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郑薰的创作可能受到了前人的影响,同时也有他自己的创新。 由于历史记载有限,我们无法确切知道《句》的具体创作背景,以上分析仅供参考。如果需要更深入的了解,建议查阅相关的研究资料或咨询专业人士。
相关诗词
  • 1
    [唐]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 2
    [唐]
    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
    风起春城暮,高楼鼓角悲。
  • 3
    [宋]
    闹红一舸,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
    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风裳无数。
    翠叶吹凉,玉容销酒,更洒菰蒲雨。
    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
    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
    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风南浦。
    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
    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
郑薰的其他作品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句子详解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