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采莲曲》

棹讴宛转发中川,队队红妆竞采莲。
欲就前溪问名姓,莲花当住木兰船。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江南水乡风情和欢快气氛的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色彩和画面:诗中的“红妆”和“莲花”等色彩鲜艳的词汇,以及“队队”这样的形容词,描绘出一幅生动活泼的采莲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热闹的水乡。 2. 情感和氛围:诗中的“竞”字,表达出采莲女们争相采莲的欢快气氛,而“欲就前溪问名姓”则表现出她们的热情和好客,这种情感和氛围让人感到轻松愉快。 3. 声音和音乐:诗中的“棹讴宛发”描述了采莲时的声音,如同婉转的歌唱,让人感受到水乡的宁静和优美。同时,“木兰船”也让人联想到船桨击水的声音,增加了诗的音乐感。 4. 情景交融:诗中描绘的情景十分丰富,既有画面的描绘,也有声音、色彩、情感的表达,情景交融,让人感受到水乡的美好和宁静。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画面、丰富的情感和优美的音乐,表达出采莲女们的欢快和好客,以及水乡的美好和宁静。它是一首充满江南水乡风情和欢快气氛的诗,让人感到轻松愉快。
创作背景
《采莲曲》是乐府诗旧题,又称《采莲女》、《湖边采莲妇》等,内容多描写江南采莲妇女的生活。胡侍的这首《采莲曲》的创作背景与他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胡侍约在公元七五八年前后在世,他曾应进士试,又欲从军,但均未如意。因此,他选择了隐居生活,居住在颍水、汝河之滨。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隐居期间创作的,通过描绘采莲少女的劳动和生活,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相关诗词
  • 1
    [宋]
    越女采莲秋水畔。
    窄袖轻罗,暗露双金钏。
    照影摘花花似面。
    芳心只共丝争乱。
    鸂鶒滩头风浪晚。
    雾重烟轻,不见来时伴。
    隐隐歌声归棹远。
    离愁引著江南岸。
  • 2
    [唐]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 3
    [唐]
    落日晴江里,荆歌艳楚腰。
    采莲从小惯,十五即乘潮。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