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同周湛二上人游西湖之北山天竺晚归得十绝》

幽刹寻春傍翠微,幡竿残日迥依依。
西湖两岸千株柳,何似先教画取归。
作品赏析
这首诗《幽刹寻春傍翠微,幡竿残日迥依依。西湖两岸千株柳,何似先教画取归》是一首优美的风景诗,描绘了寻访春天的幽雅景色的场景。 首句“幽刹寻春傍翠微”,诗人开始就描绘了其寻访春天的地点——幽暗的寺庙附近,环境清幽,景色优美。诗人选择在这里寻找春天,展现了他的闲情逸趣。而“翠微”一词,描绘了周围绿色的山脉或山丘,为整个场景增添了生机和活力。 “幡竿残日迥依依”描绘了一个残阳斜挂的景象,阳光透过幡竿,洒下余晖,给人一种温暖而柔和的感觉。这里的“残日”和“迥依依”都为画面增添了情感色彩,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西湖两岸千株柳”是诗的第三句,诗人转向了西湖两岸的景象,千株柳树在春风中摇曳生姿,生机勃勃。这里的“西湖”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区,诗人用柳树点缀的画面,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美丽动人。 最后一句“何似先教画取归”是诗的结尾,诗人表达了他的想法,即眼前的美景如果能被画下来该多好。这里诗人运用了想象的手法,将眼前的美景转化为画作,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幽暗寺庙、残阳、西湖两岸的柳树等景象,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同时,诗人的闲情逸趣和想象力的运用也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美的风景诗。
相关诗词
  • 1
    [清]
    此去东山又北山,镜中强半尚红颜。
    白云出处从无例,独往人间竟独还。
  • 2
    [唐]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 3
    [唐]
    南山北山树冥冥,猛虎白日绕林行。
    向晚一身当道食, 山中麋鹿尽无声。
    年年养子在深谷,雌雄上山不相逐。
    谷中近窟有山村,长向村家取黄犊。
    五陵年少不敢射,空来林下看行迹。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