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同周湛二上人游西湖之北山天竺晚归得十绝》 西湖两岸千株柳,何似先教画取归。

西湖两岸千株柳,何似先教画取归。

意思:西湖两岸千株柳,如何先教画取回来。

出自作者[宋]释绍嵩的《同周湛二上人游西湖之北山天竺晚归得十绝》

全文赏析

这首诗《幽刹寻春傍翠微,幡竿残日迥依依。西湖两岸千株柳,何似先教画取归》是一首优美的风景诗,描绘了寻访春天的幽雅景色的场景。 首句“幽刹寻春傍翠微”,诗人开始就描绘了其寻访春天的地点——幽暗的寺庙附近,环境清幽,景色优美。诗人选择在这里寻找春天,展现了他的闲情逸趣。而“翠微”一词,描绘了周围绿色的山脉或山丘,为整个场景增添了生机和活力。 “幡竿残日迥依依”描绘了一个残阳斜挂的景象,阳光透过幡竿,洒下余晖,给人一种温暖而柔和的感觉。这里的“残日”和“迥依依”都为画面增添了情感色彩,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西湖两岸千株柳”是诗的第三句,诗人转向了西湖两岸的景象,千株柳树在春风中摇曳生姿,生机勃勃。这里的“西湖”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区,诗人用柳树点缀的画面,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美丽动人。 最后一句“何似先教画取归”是诗的结尾,诗人表达了他的想法,即眼前的美景如果能被画下来该多好。这里诗人运用了想象的手法,将眼前的美景转化为画作,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幽暗寺庙、残阳、西湖两岸的柳树等景象,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同时,诗人的闲情逸趣和想象力的运用也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美的风景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幽刹寻春傍翠微,幡竿残日迥依依。
西湖两岸千株柳,何似先教画取归。

关键词解释

  • 西湖

    读音:xī hú

    繁体字:西湖

    英语:the West Lake, in Hangzhou

    意思:湖名。我国以“西湖”名者甚多,多以其在某地之西为义。
      (1)在浙江·杭州城西。
      ▶

  • 两岸

    读音:liǎng àn

    繁体字:兩岸

    英语:bilateral

    意思:(两岸,两岸)
    水流两旁的陆地。
      ▶《宋书•刘钟传》:“循先留别帅范崇民以精兵高舰据南陵,夹屯两岸。”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