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和蒋御带荐合中三偈》

威音那畔绝安排,个里何曾有去来。
如是住而无所住,摩醯眼向顶门开。
作品赏析
这首诗《威音那畔绝安排,个里何曾有去来。如是住而无所住,摩醯眼向顶门开》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它以佛教的观念和意象,表达了对于人生和存在的深刻理解。 首先,“威音那畔绝安排”这句话表达了一种无预设、无安排的状态,即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发生,没有人为的干预和安排。这是对自然、无为的一种理解,也是对人生的一种哲学思考。 “个里何曾有去来”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无去无来的状态,即一切都是永恒的,没有时间的流逝,没有空间的位移,只有当下的存在。这是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理解,是对生命本质的探索。 “如是住而无所住”这句话则表达了一种生活态度,即保持本真,不刻意追求,不刻意改变,就如同水一样,自然而然地流淌,无所住着。这是一种淡然处之、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 “摩醯眼向顶门开”则以佛教中的摩醯眼和顶门比喻,表达了一种智慧和洞察力。这是一种超越肉身、超越世俗的智慧,能够洞察生命的本质和存在的意义。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超越生死、超越时空的哲学思考,是对生命和存在的深刻理解。它鼓励人们保持本真,淡然处之,随遇而安,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智慧。这种哲学思考对于人们的生活和成长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关诗词
  • 1
    [宋]
    画舸夷犹紫翠间,暮云如扫月如环。
    三山六刺须臾过,恰似严陵七里滩。
  • 2
    [明]
    客里谁怜季子裘,半生多是异乡游。
    清尊对月成孤赏,残笛临风动远愁。
    淮浦断云随雁没,楚江寒水带冰流。
    相思何处劳凝望,烟草微茫白鹭洲。
  • 3
    [唐]
    五色箱中绛服春,笏花成就白鱼新。
    看宣赐处惊回眼,著谢恩时便称身。
    瑞草唯承天上露,红鸾不受世间尘。
    翰林同贺文章出,惊动茫茫下界人。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