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送梵才大师归天台》

建刹存真意,崇台表大因。
中藏般若偈,外护赤城神。
花雨长霏昼,松风自扫尘。
媿心同范宁,莲社阻相新。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对寺庙的赞美和敬仰之诗。 首联“建刹存真意,崇台表大因”,描绘了寺庙的庄严和宏伟,表达了对寺庙的敬仰之情。“建刹”指的是寺庙的建设,“存真意”表达了寺庙的真实意义和存在的价值,“崇台表大因”则是对寺庙高大建筑物的赞美。 颔联“中藏般若偈,外护赤城神”,进一步表达了对寺庙的敬仰之情。“中藏般若偈”指的是寺庙中藏有佛教的智慧和教义,表达了寺庙在精神层面的重要性。“外护赤城神”则是指寺庙的外围保护,表达了寺庙在物质层面的重要性。 颈联“花雨长霏昼,松风自扫尘”,运用了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寺庙的美丽和清净。“花雨长霏昼”形容寺庙内花雨纷飞,白昼如花的美丽景象,“松风自扫尘”则表达了寺庙的清净无尘。 尾联“媿心同范宁,莲社阻相新”,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未能亲自前往寺庙的愧疚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寺庙的敬仰和向往之情。“同范宁”指的是作者对范宁对寺庙的赞美和敬仰之情,“莲社阻相新”则表达了作者对未能亲自前往寺庙的遗憾和向往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寺庙的赞美和敬仰,表达了作者对佛教的信仰和对清净无尘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未能亲自前往寺庙的愧疚和遗憾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生动,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创作背景
《送梵才大师归天台》是宋朝诗人赵概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诗人的生平经历、当时的社会文化环境以及诗歌所表现的主题有关。以下是对这首诗创作背景的一些推测: 1. 诗人与梵才大师的交往:赵概与梵才大师可能是好友或有交往,当梵才大师决定返回天台时,赵概写下此诗以表达送别之情。 2. 佛教文化的影响:宋朝时期,佛教在中国已经流传很久,并与儒家、道家文化相互影响。梵才大师作为佛教高僧,赵概在诗中也可能表达对佛教文化的尊重和感慨。 3. 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诗歌往往借景抒情,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人生的思考。赵概在送别梵才大师时,可能通过对天台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离别、友情等主题的感悟。 综上所述,赵概的《送梵才大师归天台》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与梵才大师的交往、佛教文化的影响以及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有关。
相关诗词
  • 1
    [唐]
    二月江南山水路。
    李花零落春无主。
    一个鱼儿无觅处。
    风和雨。
    玉龙生甲归天去。
  • 2
    [宋]
    梵译千篇广,归心一念生。
    浮杯识海岸,持钵去王城。
    雨彴春莓滑,香盆漏叶轻。
    遥知守庵虎,先辨锡环声。
  • 3
    [唐]
    处处烟霞寻总遍,却来城市喜逢师。
    时流见说无人在,年纪唯应有鹤知。
    大药已成宁畏晚,小松初种不嫌迟。
    长忧一日归天去,未授灵方遣问谁。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