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下既平,狄人既庭。 其棘匪劳,神圣以宁。 无乱斯聪,无惑斯明。 衣裳自垂,冕旒是凝。 |
|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颂国家的和平安定以及君主的圣明。诗中描绘了狄人(古代中国对北方民族的称呼)在朝堂上接受封赏的场景,强调了君主治理国家的神圣和智慧,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混乱的警惕。 首句“天下既平,狄人既庭”,描绘了一个宏大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统一的自豪和对和平的赞美。接下来的“其棘匪劳,神圣以宁”则进一步强调了君主的智慧和神圣,他们治理国家并不辛苦,而是以神圣的方式使国家安宁。 “无乱斯聪,无惑斯明”这两句则表达了对混乱的警惕和对明智的追求。诗人希望人们能够保持清醒,不被迷惑,从而保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最后两句“衣裳自垂,冕旒是凝”则描绘了朝堂上的情景,衣裳飘扬,冕旒凝聚,象征着国家的尊严和君主的威严。这也进一步强调了君主在治理国家中的重要地位。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和平、稳定、智慧和尊严的追求,充满了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和对君主的敬仰。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憧憬,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