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昨夜》

草堂云去后,人境两茫茫。
忽见青松老,翻疑昨夜霜。
作品赏析
这首诗《草堂云去后,人境两茫茫。忽见青松老,翻疑昨夜霜。》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环境的独特感受。 首句“草堂云去后,人境两茫茫。”描绘了一个空灵寂寥的氛围。云去之后,人境仿佛都变得空茫,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这里的“草堂”可能是指诗人所在的居所,“人境”则是指熙熙攘攘的世俗环境。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喧嚣世界的疏离感,以及对内心世界的独白。 第二句“忽见青松老,翻疑昨夜霜。”诗人眼前突然出现了一棵苍老的青松,这让他不禁怀疑自己是否昨夜看到了霜降。这句诗运用了对比和反衬的手法,将青松的苍老与自己的年轻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岁月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描绘空灵寂寥的环境,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岁月的感慨。诗人在空茫的人境中,突然看到青松的老态,不禁产生了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思考。这种感受既是对自然的描绘,也是对人生的感悟,让人在阅读时产生共鸣。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环境的独特感受和对人生的思考,具有深刻的内涵和启示意义。
相关诗词
  • 1
    [宋]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 2
    [唐]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3
    [唐]
    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
    烛残漏断频欹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
    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