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过鹿门作》

鹿门埋孟子,岘首载羊公。
万古千秋里,青山明月中。
政从襄沔绝,诗过洞庭空。
尘路谁回眼,松声两处风。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通过对襄阳地区历史人物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自然的深深感悟。 首联“鹿门埋孟子,岘首载羊公”,诗人以襄阳地区两位历史名人孟子和羊公的典故作为起兴,表达了对襄阳历史的深深怀念。鹿门山是孟子埋葬的地方,岘山则是羊公碑的所在地,这两个地方都是襄阳历史的重要标志,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万古千秋里,青山明月中”这两句则更进一步地表达了时间的永恒和历史的流转,青山不老,明月常在,而人却已逝,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引发了人们对生命的短暂和无常的感慨。 “政从襄沔绝,诗过洞庭空”,诗人借襄沔和洞庭两地遥遥相对,表达了对古人诗文的评价。这里,“政从”二字,透露出诗人对古人诗文的深深敬仰和叹惋。而“诗过洞庭空”则表达了诗人的自我反思,自己的诗歌是否真的能够超越古人? 最后,“尘路谁回眼,松声两处风”两句,诗人以尘路难回,两地松声长存作结,表达了对历史和自然的深深感悟。尘世间的道路总是充满了变数和无常,而青山绿水,松声清风却永远存在。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也表达了对自然的深深敬仰。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襄阳地区历史人物的怀念和对历史和自然的深深感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短暂和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历史和自然的深深敬仰。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是一首非常优秀的怀古诗。
相关诗词
  • 1
    [唐]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路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夜来去。
  • 2
    [唐]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 3
    [唐]
    清晨整冠坐,朗咏三百言。
    备识天地意,献词犯乾坤。
    何事不隐德,降灵生轩辕。
    口衔造化斧,凿破机关门。
    五贼忽迸逸,万物争崩奔。
    虚施神仙要,莫救华池源。
    但学战胜术,相高甲兵屯。
    龙蛇竞起陆,斗血浮中原。
    成汤与周武,反覆更为尊。
    下及秦汉得,黩弄兵亦烦。
    奸强自林据,仁弱无枝蹲。
    狂喉恣吞噬,逆翼争飞翻。
    家家伺天发,不肯匡淫昏。
    生民坠涂炭,比屋为冤魂。
    只为读此书,大朴难久存。
    微臣与轩辕,亦是万世孙。
    未能穷意义,岂敢求瑕痕。
    曾亦爱两句,可与贤达论。
    生者死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