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蒙使君召预池光之会》

韦公池阁尚依然,宾主于今不乏贤。
郡内欣逢两耆俊,樽前喜会四同年。
清谈自可成珠玉,真常何须听管弦。
宴罢旌旗摇暮霭,蔡经寂寞别群仙。
作品赏析
这首诗《韦公池阁尚依然,宾主于今不乏贤》是一首描绘韦公池阁的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宾主相聚的怀念和对未来相聚的期待。诗中描绘了韦公池阁的景象,以及宾主相聚的欢乐场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质的赞赏和对清谈的喜爱。 首联“韦公池阁尚依然,宾主于今不乏贤”,诗人通过描述韦公池阁依然存在,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同时,也表达了宾主之间如今依然不乏贤才的喜悦之情。这一联通过描绘韦公池阁的景象,引出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 颔联“郡内欣逢两耆俊,樽前喜会四同年”,诗人通过描述宾主相聚的场景,表达了欢乐之情。这里提到的“两耆俊”和“四同年”都是指那些志同道合、才华横溢的人,他们在一起欢聚一堂,共同探讨人生哲理和学术问题。这一联通过描绘欢乐的场景,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质的赞赏和对清谈的喜爱。 颈联“清谈自可成珠玉,真常何须听管弦”,诗人通过描述清谈的重要性,表达了对高尚品质的追求。这里提到的“清谈”是指一种不受世俗干扰、专注于学术和人生哲理的交流方式。诗人认为,通过清谈,人们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启发,从而形成一种高尚的品质。而“真常”则是指真理和永恒的东西,诗人认为这些无需借助音乐等外在形式来表达。这一联通过强调清谈的重要性,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质的追求和对清谈的喜爱。 尾联“宴罢旌旗摇暮霭,蔡经寂寞别群仙”,诗人通过描述宴会结束后的场景,表达了对过去相聚的留恋和对未来分别的感慨。这里提到的“蔡经”是一个典故,指的是古代一位才华横溢但孤独寂寞的人。诗人通过这个典故,表达了对过去宾主相聚的美好时光的留恋,同时也暗示了对未来分别的感慨。这一联通过描绘宴会结束后的场景,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韦公池阁的描绘和对宾主相聚的欢乐场景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质的追求和对清谈的喜爱。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未来分别的感慨。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
相关诗词
  • 1
    [宋]
    碧桃枝上东风转,一点阳和开柳眼。
    何人收拾罗浮香,藏在此园天不管。
    每岁东君召勾芒,玉壶淡淡晴烟暖。
    佳人有恨嫌花迟,王孙不来空草偃。
    南阳公子笔下诗,先遣一番风雨趱。
    底事莺啼似骂春,山川失色花神赧。
    浅碧牡丹呈一枝,嫩红艾药开数本。
    小池水脉涨春波,古洞烧痕铺翠巘。
    寒泉漱玉夺琴声,旧竹移阴侵酒盏。
    如人画出香锦图,任与白云自舒卷。
    海棠落池春闭门,杜鹃声断蜂蝶懒。
    秧针刺水盈南亩,老桑脱树蚕方茧。
    其他苑囿皆春归,酒酹花魂不可挽
  • 2
    [宋]
    客心摇摇若悬旌,三度欲归归不成。
    方春欲归我自懒,秋冬欲归事自变。
    问我欲归定何时,天公默定人不知。
    孔公晚岁将入楚,盘桓陈蔡行且住。
    昭王已死不复南,意欲归老父母邦。
    卫灵父子无足取,姑尔息肩俟东鲁。
    三桓岂知用圣人,哀公亦自不能臣。
    冉求一战却齐虏,请君召师君亦许。
    归来闭户理诗书,弁冕时出从大夫。
    梦见周公已不复,老死故国心亦足。
    孔公愈老愈屯邅,顾我未及门下贤。
    乡邦万里不能往,妻孥近寄颍川上。
    依嵩架颍结茅茨,自问此志於何期
  • 3
    [宋]
    好山谁定识真形,着白山人眼最亲。
    半夜忽闻遭有力,中书君召主林神。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