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内欣逢两耆俊,樽前喜会四同年。
意思:郡内欣逢两个德高望重的老臣,樽前喜会四同年。
出自作者[唐]朱长文的《蒙使君召预池光之会》
全文赏析
这首诗《韦公池阁尚依然,宾主于今不乏贤》是一首描绘韦公池阁的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宾主相聚的怀念和对未来相聚的期待。诗中描绘了韦公池阁的景象,以及宾主相聚的欢乐场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质的赞赏和对清谈的喜爱。
首联“韦公池阁尚依然,宾主于今不乏贤”,诗人通过描述韦公池阁依然存在,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同时,也表达了宾主之间如今依然不乏贤才的喜悦之情。这一联通过描绘韦公池阁的景象,引出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
颔联“郡内欣逢两耆俊,樽前喜会四同年”,诗人通过描述宾主相聚的场景,表达了欢乐之情。这里提到的“两耆俊”和“四同年”都是指那些志同道合、才华横溢的人,他们在一起欢聚一堂,共同探讨人生哲理和学术问题。这一联通过描绘欢乐的场景,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质的赞赏和对清谈的喜爱。
颈联“清谈自可成珠玉,真常何须听管弦”,诗人通过描述清谈的重要性,表达了对高尚品质的追求。这里提到的“清谈”是指一种不受世俗干扰、专注于学术和人生哲理的交流方式。诗人认为,通过清谈,人们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启发,从而形成一种高尚的品质。而“真常”则是指真理和永恒的东西,诗人认为这些无需借助音乐等外在形式来表达。这一联通过强调清谈的重要性,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质的追求和对清谈的喜爱。
尾联“宴罢旌旗摇暮霭,蔡经寂寞别群仙”,诗人通过描述宴会结束后的场景,表达了对过去相聚的留恋和对未来分别的感慨。这里提到的“蔡经”是一个典故,指的是古代一位才华横溢但孤独寂寞的人。诗人通过这个典故,表达了对过去宾主相聚的美好时光的留恋,同时也暗示了对未来分别的感慨。这一联通过描绘宴会结束后的场景,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韦公池阁的描绘和对宾主相聚的欢乐场景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质的追求和对清谈的喜爱。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未来分别的感慨。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