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读岘山碑》

三载羊公政,千年岘首碑。
何人更堕泪,此道亦殊时。
兵火烧文缺,江云触藓滋。
那堪望黎庶,匝地是疮痍。
作品赏析
这首诗《三载羊公政,千年岘首碑。何人更堕泪,此道亦殊时。兵火烧文缺,江云触藓滋。那堪望黎庶,匝地是疮痍。》是一首对古代官员政绩的赞扬和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的诗。 首句“三载羊公政”,借用了东晋时羊祜在岘山放羊的故事,以此赞扬这位官员在任期间,勤政爱民,三年的时间里,他始终如一地执行他的职责,为当地人民做出了贡献。 “千年岘首碑”则是对这位官员的敬仰之情,如同岘山之碑,历经千年仍屹立不倒,象征着他的功绩将永载史册。 “何人更堕泪,此道亦殊时。”这两句诗表达了人们对这位官员离去的哀痛之情,同时也揭示了社会现实的残酷,即使是在这样的时代,仍有官员愿意为民请命,尽职尽责。 接下来的两句“兵火烧文缺,江云触藓滋。”描绘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使原本的文化遗产遭受了破坏,江边的云彩也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变得斑驳。 最后两句“那堪望黎庶,匝地是疮痍。”是对人民苦难的直接描绘,满目疮痍的地域,让人不忍直视,深深体现出战争和灾难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官员的政绩、人民的苦难和对官员离去的哀痛之情,表达了对古代官员的敬仰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同时,也揭示了社会现实的残酷和官员的职责所在,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相关诗词
  • 1
    [宋]
    所至仁声著,甘棠几去思。
    敬姜嗟哭子,伯道痛无儿。
    郎省伤连璧,文闱见刻辞。
    边民纷堕泪,忍读岘山碑。
  • 2
    [宋]
    今君试看锡山碑,天下何泉居第一。
  • 3
    [宋]
    危台枕城堞,今昔几人游。
    绕城碧水一带,茂苑与长渊。
    寂寂弹琴风外,苒苒采香径畔,横截古溪头。
    极目暮云合,宋玉正悲秋。
    岘山碑,帝子阁,庾公楼。
    当时风物,如今烟水只供愁。
    处处山明水秀,岁岁春花秋月,何必美南州。
    故国未归去,萍梗叹漂流。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