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满江红 口贞居开得月轩 辛丑销夏记卷四元俞》

□□桃华,又一□、元都春色。彷佛记、主家阴洞,不多尘迹。竹里棋枰憎鸟污,人间鹤语无人识。□古风、迟暮却相逢,庞眉客。沟水涨,云弃斥。环堵隘,花狼籍。似石鱼湖小,酒船宽窄。庭下已生书带草,傍人错认扬雄宅。问青天、明月落谁家,无心得。
作品赏析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在观赏自然风光后有感而发之作,词中通过对“元都春色”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美好自然景色的赞美,并寄寓了韶光易逝、壮志未酬的感伤。 上片写元都在盛唐时期花卉繁富、春色绚烂的情景。起首三句,作者把“元都春色”作了概括的介绍。一树树桃花盛开,灼灼如火,如云似锦,争春斗艳。这里以花喻人,实指桃李争春,亦暗喻词中主人“阳春之曲”。一个“又一”和一个“涨”字,便引出花繁枝茂的盛景,加之一个“又”字,则暗示“元都春色”并非第一次所见,在写景的同时又贯穿了作者的感受。紧接着两句,以比喻的手法摹景,使抽象的春色变得形象、具体而生动。在蓝天下,一片广袤的草坪上,长着茂密的树木,林间鸟雀纷飞,似将把草坪上的空间占满。作者以棋枰、鹤语烘托环境气氛,显示出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 上片歇拍两句,写作者由自然景色转入到人事的联想。“古风”一词,暗示着前代那些闲适的诗人也曾在这幽美的环境中弹琴下棋,与世无争。而今物虽依旧,人事却已非,“迟暮”两句写词人迟暮之年的感叹。词中人的迟暮之感是通过“迟暮却相逢”一句表达出来的。此处化用孔融“海内知交尽”诗句,“却”字递进一层,即不仅相逢时世已非,而且连以前也曾游赏过的名山胜迹也早已满目沧桑。“石鱼湖小”两句描绘小池和湖上的优美景致。 “沟水涨”、“云弃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突出了庭院屋舍之狭小。“环堵隘”、“花狼籍”,字面上是说院子里到处都是盛开的桃花;实际上是词人在对自然景物的赞叹中寓有自己仕途坎坷、命运多舛、潦倒失意的感慨。下片即景抒情。 “庭下已生书带草”,这句是说院子里生长着一种像衣带那样轻柔的兰草。“书带”之名出自《南史》,据《南史》载:梁元帝初作学士时,“席前唯有盆石,庭际好桃数株而已”,可见这里并非实写。作者以“庭下”二字接连上文,是为了在结尾表达对“元都春色”的赞美而作一铺垫。“扬雄宅”三字引自《汉书》,作者巧妙地借此发挥,说明即使扬雄的书窗旧居也因为遍地桃花而被人认作桃源仙境了。“问青天、明月落谁家”,这一句是化用谢朓“明月照积雪”句意,反问青天明月是否知道满树桃花落到了谁家?“无心得”,也就是无意中得到,并非真个“爱闲”。作者于此表达的是自己对仕宦生涯的失意之感。通观全词,“爱闲”之意自然蕴含在“迟暮却相逢”、“环堵狭隘”、“问青天、明月落谁家”等语中。可以说这首词融情于景,情景交融,通过对“元都春色”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对美好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以及对仕宦生涯的无奈之情。 总之,此词在表现手法上运用拟人、夸张、对比等手法,于健笔明丽中寄寓悲慨之情;在语言上浅近自然而又涵蕴丰富。此外,《历代诗余》等称此词为花间绝妙好词;清人辑录《历代词话》时称其属豪放派者实属误解。如以体裁而论,花间词多香软轻柔之美,此词却以豪语写柔景,自别一种风调。
创作背景
《满江红·贞居开得月轩》是元代诗人俞和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与贞居开的“得月轩”有关。得月轩是一座亭子,因其地处高处,能够得到更多的月光而得名。俞和为了赞美这个亭子,以及表达对贞居开高雅境界的赞赏,创作了这首词。 辛丑销夏记卷四元俞中提到这首词,可能是为了记录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或者是对俞和作品的赞赏和传承。在古代,文人雅士常常通过诗词歌赋来表达对自然、人生、友情等的感悟,因此,这首词也可能是俞和与贞居开之间友谊的见证。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诗词集或咨询专业人士获取更多信息。
相关诗词
  • 1
    [明]
    万里瑶天界白河,夜深清景坐来多。
    水云宽窄疑楼望,莲叶东西空棹歌。
    暗阁生苔怀曲宴,画屏留月冷秋罗。
    人生聚散原如梦,莫把伤心恨绿波。
  • 2
    [宋]
    草堂竹坞闭门中,吏部持身有古风。
    老去一麾还作病,归来四壁又成空。
    今朝札翰如无恙,旧日诗书却未穷。
    拭目看君进明德,乃兄事业付天公。
  • 3
    [宋]
    一碗清汤诗一篇,
    灶君今日上青天;
    玉皇若问人间事,
    乱世文章不值钱。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