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宿连云楼》

自爱山楼宿,微吟北兴浓。
凭阑最深处,见月在高峰。
清唳来孤鹤,新凉生数松。
葛坛名已远,何处觅仙踪。
作品赏析
这首诗以山楼为描写对象,通过描绘山中的夜景,表达了诗人对山楼和山中生活的喜爱之情。 首句“自爱山楼宿”,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山中楼阁的喜爱,愿意在此处停留。次句“微吟北兴浓”中的“北兴”,可能指的是诗人对于北方景色的回忆或想象,这种浓烈的兴致,使得诗人微吟低唱。 “凭阑最深处,见月在高峰”,诗人倚着栏杆,深入到了山的深处,此时月亮正从高峰上升起。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壮美的山中月夜图,使读者感受到了山林的幽静和月色的美丽。 接下来的两句“清唳来孤鹤,新凉生数松。”描绘了山中清幽的环境和动物。鹤的叫声,似乎带来了孤独的鹤的形象,即“清唳来孤鹤”。而“新凉生数松”则描绘了夏日山中特有的凉意,数棵松树带来了清凉。 最后两句“葛坛名已远,何处觅仙踪。”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山中隐士的向往之情。葛坛是古代传说中的炼丹之处,隐士们在此炼丹,寻求长生不老之术。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隐士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于山林之妙的欣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山中的夜景和隐士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山林之妙的欣赏和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之情。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创作背景
《宿连云楼》是宋朝诗人陈壶中的一首诗。创作背景可能涉及作者旅行至连云楼,被周围的自然美景或人文景观所触动,引发内心的感慨和思考。具体的创作背景需要参考历史文献和诗歌解读,以更深入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诗歌内涵。
下一首
《句》
相关诗词
  • 1
    [唐]
    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
    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 2
    [宋]
    临水人家深宅院。
    阶下残花,门外斜阳岸。
    柳舞面尘千万线。
    青楼百尺临天半。
    楼上东风春不浅。
    十二阑干,尽日珠帘卷。
    有个离人凝泪眼。
    淡烟芳草连云远。
  • 3
    [元]
    密树连云湿,荒村入径斜。
    山童分紫笋,野老卖黄瓜。
    忽要千钧弩,寻求百姓家。
    予生为计拙,见景重咨嗟。
陈壶中的其他作品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