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辞东庙途中作》

海近微茫白,山穷次第平。
固然天远大,加以眼高明。
草木惊秋意,松先挠客情。
西风莫相恼,归计此回成。
作品赏析
这首诗《海近微茫白,山穷次第平》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的优美诗篇。从题目可以看出,诗中描绘的是海和山的景象,而通过“微茫”、“次第平”等词,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在描绘这些景象时所用的细腻笔触。 首联“海近微茫白,山穷次第平”直接描绘了海的景象,海近在咫尺,却显得微茫朦胧,白茫茫一片,给人一种广阔无垠的感觉。而“山穷次第平”则描绘了山的景象,随着视线逐渐远去,山也变得平坦起来,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延伸感。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手法,将海的朦胧美和山的平远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颔联“固然天远大,加以眼高明”进一步深化了诗的主题。诗人通过“天远大”和“眼高明”这两个比喻,将海的辽阔无垠和山的雄浑壮丽表现得更加生动形象。这里的“天远大”并非指实际的距离远,而是通过比喻手法,表达出海的宽广无垠和深邃神秘。而“眼高明”则是指诗人眼光高明,能够看到平常人看不到的景象,这也暗示了诗人有着高远的志向和宽广的胸怀。 颈联“草木惊秋意,松先挠客情”则从侧面描绘了自然景象的变化,草木在秋意中摇曳生姿,而松树则坚韧不拔,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客居他乡的感慨。 尾联“西风莫相恼,归计此回成”表达了诗人的归乡之念。西风无情,却也提醒诗人不要忘记归乡之计。“此回成”三字表达了诗人归乡的决心和行动。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海的朦胧美和山的平远美,同时通过比喻手法和侧面烘托的手法,将自然景象表现得生动形象。最后以西风相恼提醒诗人不要忘记归乡之计,表达了诗人归乡的决心和行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篇。
相关诗词
  • 1
    [宋]
    南海端为四海魁,扶胥绝境信奇哉。
    日从若木梢头转,湖到占城国里回。
    最爱五更红浪沸,忽吹万里紫霞开。
    天公管领诗人眼,银汉星槎借一来。
  • 2
    [宋]
    罗浮山如万石锺,一服南走如渴龙。
    雷奔电万遮不住,直抵海滨无去处。
    低头饮海吐绛霞,举头戴著祝融家。
    珠宫玉室水精殿,万水一日朝再衙。
    青山四围作城郭,海涛半浸青山脚。
    客来莫上浴日亭,亭上见海君始惊。
    青山缺处如玉玦,潮头飞来打双阙。
    晴天无云溅碎雪,天下都无此奇绝。
    大海更在小海东,西庙不如东庙雄。
    南来若不到东庙,西京未睹建章宫。
    海神喜我著绮语,为我改容收雾雨。
    乾坤轩豁未能许,小试日光穿漏句。
  • 3
    [宋]
    东庙小儿队,南风大贾舟。
    不知今广市,何似古扬州。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