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附:王轩题西施石诗》

岭上千峰秀,江边细草春。
今逢浣纱石,不见浣纱人。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感叹。它描绘了岭上秀丽的山峰和江边春意盎然的草地,同时借此引出对浣纱人的怀念。 首先,诗人以“岭上千峰秀,江边细草春”开篇,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生动自然景象。这里“千峰秀”是对岭上山峰的赞美,山峰挺拔,巍峨壮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江边细草春”则描绘了江边绿草如茵,春意盎然的景象,给人一种清新、舒适的感觉。这两句诗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自然的美景,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自然的魅力。 接着,“今逢浣纱石,不见浣纱人”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在的感慨。这里“浣纱石”是江边一块著名的石头,传说中曾有浣纱的仙女在此洗纱。诗人通过这块石头,想起了过去的故事和人物,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但是,“不见浣纱人”则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和失落。如今石头依旧,但浣纱的人却已经不在了,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过去人物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诗人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也传递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许。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这首诗的语言简练、意象鲜明,表达了深刻的情感和思想。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和人物故事的描绘,也展现了其丰富的想象力和艺术表现力。
创作背景
《附:王轩题西施石诗》是唐代诗人王轩创作的一首诗,据说这首诗是他在游览浙江苎萝山时,看到西施石(浣纱石)有所感而作。苎萝山是西施的故乡,王轩在欣赏了苎萝山一带的美景后,对西施产生了景慕之情,因此创作了这首诗。诗的前两句描写了苎萝山的秀丽景色,后两句则表达了对西施的怀念和赞美。
相关诗词
  • 1
    [唐]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 2
    [唐]
    江城昨夜雪如花,郢客登楼齐望华。
    夏禹坛前仍聚玉,西施浦上更飞沙。
    帘栊向晚寒风度,睥睨初晴落景斜。
    数处微明销不尽,湖山清映越人家。
  • 3
    [宋]
    冰骨清寒瘦一枝。
    玉人初上木兰时。
    懒妆斜立澹春姿。
    月落溪穷清影在,日长春去画帘垂。
    五湖水色掩西施。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