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陈达献菊花求颂》

满地风光未足奇,霜前秋后吐金枝。
灵山亲举唯迦叶,今日陈来众共知。
不独陶生时节用,转为华藏供阿弥。
閒见定归依彼岸,方知此日献花时。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满地风光未足奇》,从诗的内容来看,它是一首赞美秋天的诗,对秋天丰收的景象和意义进行了赞美和歌颂。 首句“满地风光未足奇”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色的赞美,认为满地的风光并不足以奇特,暗示着诗人对秋天的期待和希望。 “霜前秋后吐金枝”一句,描绘了秋天丰收的景象,金黄的树枝在霜前秋后的季节里显得格外美丽。 “灵山亲举唯迦叶,今日陈来众共知”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丰收和智慧的赞美,认为秋天的景象就像佛教中的迦叶尊者的亲举一样,众人都能共同分享。 “不独陶生时节用,转为华藏供阿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秋天丰收的利用和供养,不仅适用于陶渊明的时节,也可以作为华藏世界的供养,供养阿弥陀佛。 “闲见定归依彼岸,方知此日献花时”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悟,认为在秋天里看到万物归依彼岸的景象,才能真正理解此时献花的意义。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秋天的赞美和感悟,表达了诗人对丰收和智慧的追求,以及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恩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华藏世界的供养和对信仰的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
相关诗词
  • 1
    [唐]
    一重山,两重山。
    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
    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 2
    [唐]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 3
    [唐]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