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寒食登韩亭》

燔身介子意何忙,理迹昌黎道更光。
慷慨一封论佛骨,流离万里入蛮乡。
孤芳亭角留韩木,遗爱人心比召棠。
勿谓笔端无造化,如何祛鳄似祛羊。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对历史人物事迹的赞扬和对其精神的敬佩的诗。首先,作者通过回顾历史事件,描绘了伟大的韩愈(昌黎)的事迹,他对佛骨的批评和对文化的保护。接着,他赞美韩愈的品格和无私精神,通过留下爱和关心来比喻他的人道主义精神。最后,他呼吁人们应该尊重韩愈的精神,并以他为榜样,把他的精神和道德标准传承下去。 诗中的第一句“燔身介子意何忙”借用历史典故,暗示韩愈在焚烧自身书简的时候感到焦急,这说明他正在用一种近乎激进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立场和态度。这里透露出他对某种理念和原则的执着和热情,表现了其刚直不阿的精神风貌。 “理迹昌黎道更光”这句话表明韩愈的思想和行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使他的形象更加光彩照人。这反映了韩愈作为一位伟大思想家和行动者的地位,也突显了其思想的深刻性和行动的力度。 “慷慨一封论佛骨”这句话描绘了韩愈对佛骨的批评和讨论的慷慨激昂,显示了他的独立思考和勇敢精神。他不仅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且能够坚持不懈地为之奋斗,这表现出他的人格魅力和坚定信念。 “流离万里入蛮乡”描绘了韩愈流离失所的历程和他不远万里来到蛮乡坚持斗争的精神。这种坚毅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体现了韩愈对理想的追求和信仰的力量。 “孤芳亭角留韩木”形象地描绘了韩愈在蛮乡留下的精神象征——一棵孤树。这棵树代表了韩愈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格,它为人们树立了一个楷模和榜样,使人们铭记韩愈的精神遗产。 “遗爱人心比召棠”表达了人们对韩愈的爱戴和敬仰之情,这不仅是因为他的高尚品格和无私精神,还因为他留下的精神遗产永远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这进一步突显了韩愈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 最后,“勿谓笔端无造化,如何祛鳄似祛羊”表达了作者对韩愈的敬仰之情和对他的精神遗产的传承和发扬的期望。作者认为韩愈的精神就像驱赶害兽一样具有巨大的力量,能够引领人们走向光明和进步。这也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信心和对社会进步的期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韩愈的事迹和精神的歌颂,表达了对这位伟大思想家和行动者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呼吁人们传承和发扬他的精神遗产,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创作背景
**《寒食登韩亭》是宋朝诗人郑厚的一首诗**。郑厚生活在南宋末期,国家动荡不安,民众生活困苦。这首诗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创作的。寒食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习俗要禁烟火,吃冷食,诗人登韩亭望远,感慨万分,写下了这首诗。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诗词书籍或咨询专业人士获取更多信息。
相关诗词
  • 1
    [宋]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残烟。
    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
    黄昏疏雨湿秋千。
  • 2
    [唐]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 3
    [宋]
    寒食不多时,几日东风恶。
    无绪倦寻芳,闲却秋千索。
    玉减翠裙交,病怯罗衣薄。
    不忍卷帘看,寂寞梨花落。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