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折梅》

折时须拣带苔枝,两蕊三花儘自奇。
簪向银瓶全俗了,古铜瓶浸恰相宜。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梅花的特点,表达了对梅花的喜爱和欣赏。 首句“折时须拣带苔枝”,诗人用“带苔枝”来描绘梅花,给人一种自然、古朴的感觉,仿佛梅花从大地上的苔藓中生长出来,充满了生命力。这句诗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原始、未经人工修饰的美的欣赏。 “两蕊三花儘自奇”,这句诗以“奇”字为眼,赞美了梅花的独特之处。两朵花蕊和三朵花,在众多的梅花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这是梅花的特色,也是诗人对梅花的独特魅力的赞赏。 “簪向银瓶全俗了”,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将梅花簪在银瓶上的情景。然而,这个动作并没有使梅花摆脱俗气,反而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这表明诗人对梅花的欣赏不仅仅局限于外在的美,更注重的是梅花内在的精神气质。 “古铜瓶浸恰相宜”,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将梅花浸在古铜瓶中的情景,进一步强调了梅花与古朴、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古铜瓶的古朴与梅花的清新相得益彰,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梅花的各种特点,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和欣赏。诗人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展现了自己对自然、原始美的追求和对精神世界的向往。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和热爱,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欣赏。
相关诗词
  • 1
    [南北朝]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
    两桨桥头渡。
    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
    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
  • 2
    [南北朝]
    朱日光素冰。
    朝花映白雪。
    折梅待佳人。
    共迎阳春月。
  • 3
    [清]
    迟迟帘影映清宵,日照池塘冻欲消。
    公主梅花先傅额,美人杨柳未垂腰。
    纱窗绣冷留余线,绮阁香浓绕画绡。
    试问待儿芳草色,阶前曾长翠云条?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