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文殊台》

五台山里现文殊,人指此台名似虚。
正马东峰有狮子,恐曾高跨入匡庐。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五台山里现文殊,人指此台名似虚。正马东峰有狮子,恐曾高跨入匡庐》。这首诗的主题是描绘五台山的壮丽景色和神秘传说。 首句“五台山里现文殊,人指此台名似虚。”描绘了五台山中的文殊菩萨显灵的传说,但人们所指的显灵之地,名字似乎是虚假的。诗人通过这种描绘,表达了对神秘事物的敬畏和好奇,同时也对五台山的传说和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第二句“正马东峰有狮子,恐曾高跨入匡庐。”诗人进一步描绘了五台山的景色和传说。这里提到“正马东峰有狮子”,可能指的是五台山中的狮子峰或狮子形状的山峰。而“恐曾高跨入匡庐”则表达了诗人对狮子可能曾经跨越山峰进入匡庐山的猜测和想象。这种描绘方式充满了诗人的想象力和好奇心,同时也展现了五台山的神秘和壮丽。 整首诗通过描绘五台山的神秘传说和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好奇,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神秘事物的探索和追求。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富有诗意,让人感受到五台山的神秘和壮丽。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描绘五台山神秘传说和壮丽景色的诗,通过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好奇,展现了诗人的探索和追求精神。
相关诗词
  • 1
    [清]
    禅有南宗及北宗,画家笔法与之同。
    限于地气因殊风,北之巨擘华原翁。
    秋山丛樾凡几重,林凹萧寺隐其中。
    流泉如飞虹,是何结撰杰且雄。
    故应心醉米南宫,约略境界记所逢,文殊五台叶斗峰。
  • 2
    [唐]
    化佛示持帚,仲尼称执鞭。
    列生御风归,饲豕如人焉。
    曹溪第六祖,踏碓逾三年。
    伊人自何方,长绶趋遥泉。
    开士行何苦,双瓶胝两肩。
    萧寺百馀僧,东厨正扬烟。
    露足沙石裂,外形巾褐穿。
    若其有此身,岂得安稳眠。
    独出违顺境,不为寒暑还。
    大圣于其中,领我心之虔。
    万法常空灭,无生因忍全。
    一国一释迦,一灯分百千。
    永愿遗世知,现身弥勒前。
    潜容偏虚空,灵响不可传。
    智慧舍利佛,神通自乾连。
    阿若憍陈如,迦叶迦旃延。
    左右二菩萨,文殊并普贤。
    身披六铢衣,亿劫为大仙。
    宝塔宝
  • 3
    [清]
    姊妹石娟娟,回看锁碧烟。
    云深僧梦稳,壁峭客身悬。
    舄下走飞瀑,杖头开洞开。
    文殊峰上立,孤塔共巍然。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