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魏徵之棠,不如列疏屏之十渐。 爱卫公之柏,不如存舟扆之五箴。 谏说岂腾口,格君当以心。 想引笔而行墨,方危冠而正襟。 追古事以比迹,见忠臣之虑深。 是虽不足契当时之感悟,不犹可以镜方来之佞壬。 此左氏所以愤乾溪之痛,而三叹于祈招之德音。 |
| 这首诗是一首对魏徵和卫公的赞扬和敬仰之诗。诗中表达了对魏徵的棠树之谏的赞美,以及对于卫公的柏树之智的敬仰。诗中强调了忠臣的谏言的重要性,以及通过格君心、行墨迹、正衣冠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忠诚。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如将魏徵比作棠树,将卫公比作柏树,将谏言比作格君心的笔迹,将忠臣的忧虑比作镜鉴佞壬等。这些比喻和象征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富有哲理,使得诗歌的主题更加鲜明。 此外,诗中还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望。诗人通过追古事以比迹,见忠臣之虑深,表达了对历史上的忠臣的敬仰和对未来的期望。这种反思和期望不仅体现了诗人的历史观和价值观,也体现了诗人对于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敬仰和反思之情的诗歌,通过赞美魏徵和卫公的智慧和忠诚,表达了诗人对于忠臣和谏言的敬仰和对未来的期望。这首诗的语言优美、寓意深刻,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