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鸥沙十里带平沙,茅屋人家柳半遮。 柔橹呕哑移画舫,轻雷<木历>辘走香车。 泉如燕尾清流拆,草似裙腰白路斜。 何处玉钱都化蝶,夜来飞上一林花。 ¤ |
| 这是一首优美的古诗,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内心的愉悦和宁静。 首句“鸥沙十里带平沙,茅屋人家柳半遮。”便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乡村景象。诗人来到了一个被十里沙洲环绕的村庄,村庄中,柳树半掩着几家茅屋,鸥鸟在沙洲上悠闲地飞翔。这里的“带”字用得巧妙,仿佛十里沙洲如一条飘带,围绕着村庄,形成一幅和谐的画面。 “柔橹呕哑移画舫,轻雷辘轳香车。”继续描绘着宁静的乡村生活。船上的橹声咿呀作响,画舫缓缓移动;轻雷般的辘轳声,伴随着香车在白路上滚动,这都是乡村生活的和谐之音。 “泉如燕尾清流拆,草似裙腰白路斜。”这两句描绘了乡村的自然美景。清泉如燕尾般流淌,草地像裙摆般柔美,小路像裙带般蜿蜒。诗人用生动的比喻,将自然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最后两句“何处玉钱都化蝶,夜来飞上一林花。”是全诗的高潮,诗人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幻境:一夜之间,钱币般大小的花朵都化作了蝴蝶,纷纷飞舞。这种景象不仅令人惊叹,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愉悦和宁静。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乡村的宁静、和谐与美丽。诗人的心情也通过这些描绘传达出来,表达了他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古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