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尺寒泉浸崖腹,藓蚀题名不堪读。 只今此味属谁论,自把铜瓶汲新渌。 |
| 这首诗,通篇写得蕴藉含蓄,富有韵味。此诗的第一个特点是凝炼,不事雕琢,脱口而出,如串串珠子,随意而出,流畅中已见精美。比如题目中的“百尺寒泉浸崖腹”,即描写百尺寒泉浸在崖腹中的景象,一“浸”字生动地描绘出了山泉从崖石中涌出,水流沁入地心,一种泉水之清凉也通过此字跃然纸上。此诗的第二个特点是优美,这种优美是在对比中得来的,即在描写现实景色之前,先用苔痕侵蚀的题名反衬出山泉之清洁高雅,而“只今此味属谁论,自把铜瓶汲新渌”。在前句的遗憾中饱含对山泉的赞赏之意。这前两句犹如先为读者描绘出了一幅优美绝伦的图画。第三句点出:只如今,“此味”又是怎样一番境况呢?结句是关照主旨所在。在前诸句若隐若现中,似乎在说:“景色的荒凉衰败就是这首诗所表现的物是人非。”从字面上理解就是作者自己从这里离去已久,对于此地变迁所带来的情景变迁感到一丝惆怅和失落。所以作者说:“自把铜瓶汲新渌。”汲来品味什么呢?正是眼前的清泉。“铜瓶”并非一般用具,所以特别引人感到它也含有作者的情感在内。这里又含有汲水时手托瓶首之意,从而更能使人感到其中寓有作者本人的情感在内。而汲水动作又可引出汲水、浇花、引水灌园等生活图景,因而更含蓄地表达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依恋之情。 以上就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当然,这只是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