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峨眉山营作》

戎马东防后,寒川落木时。
镝鸣惊雉兔,霜重湿旌旗。
梦里江湖隔,行间鬓发知。
不应询此地,亦唤作峨眉。
作品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战乱平定之后,寒川落木的场景,以及在战争中经历的种种艰辛。 首句“戎马东防后”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深深忧虑,他似乎在暗示战争的残酷和频繁,以及它对人民和国家的影响。次句“寒川落木时”则描绘了一个萧瑟凄凉的景象,通过自然景观的变化,传递出战乱带给人们的沉痛情感。 “镝鸣惊雉兔”形象地描述了战争的场景,战争中的刀剑之声和惊恐的雉兔四处逃窜,使人感到紧张和惊险。这句诗中“镝鸣”一词暗示了战场的紧张气氛和残酷性,让人感到一种无法逃脱的厄运。 “霜重湿旌旗”描绘了战场上的恶劣天气,寒霜之重使旌旗变得沉重不堪,暗示了战斗的艰难和困苦。这一句也为诗歌的基调增添了一丝悲凉。 最后两句,“梦里江湖隔,行间鬓发知”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对过去的怀念。他在梦中回到江湖,但却无法实现,醒来后看到自己鬓发斑白,也让人感到一种无可奈何哀愁。这两句诗深深地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使读者对诗人的遭遇产生了深深的同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战争的描绘和对个人经历的反思,传达出诗人深深的忧虑和对过去岁月的怀念。整首诗的情感真挚,语言朴素,使读者能够深入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
创作背景
《峨眉山营作》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明代的社会环境和张佳胤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明代中叶以后,社会风气日趋浮华,官场腐败,民不聊生。张佳胤身为官员,对此深感忧虑。他曾多次上书批评时政,力主改革。然而,他的意见并未得到重视,反而遭到权贵的排挤。 在这样的背景下,张佳胤创作了《峨眉山营作》这首诗,通过描绘峨眉山的壮美景色,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同时也借景抒怀,抒发了自己对时政的不满和对社会现实的忧虑。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文献资料获取更多信息。
相关诗词
  • 1
    [唐]
    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
    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
  • 2
    [唐]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 3
    [唐]
    法师东南秀,世实豪家子。
    削发十二年,诵经峨眉里。
    自此照群蒙,卓然为道雄。
    观生尽入妄,悟有皆成空。
    净体无众染,苦心归妙宗。
    一朝敕书至,召入承明宫。
    说法金殿里,焚香清禁中。
    传灯遍都邑,杖锡游王公。
    天子揖妙道,群僚趋下风。
    我法本无著,时来出林壑。
    因心得化城,随病皆与药。
    上启黄屋心,下除苍生缚。
    一从入君门,说法无朝昏。
    帝作转轮王,师为持戒尊。
    轩风洒甘露,佛雨生慈根。
    但有灭度理,而生开济恩。
    复闻江海曲,好杀成风俗。
    帝曰我上人,为除膻腥欲。
    是日发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