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诗(金陵黄进士梦遇台城故妓,自云今为吴神》

歌罢玉楼月,舞残金缕衣。
匀钿收迸节,敛黛别重闱。
网断蛛犹织,梁春燕不归。
那堪回首处,江步野棠飞。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表现宫廷生活的诗。它描述了歌舞结束后,月色降临,夜晚的宫廷显得寂静而冷清的场景。作者通过对人物、服饰、器物、氛围的描写,展现了宫廷生活的独特韵味。 “歌罢玉楼月,舞残金缕衣。”这两句描述了歌舞的结束,玉楼明月高悬,金缕衣上的舞蹈也结束了。这是对宫廷生活的一种暗示,表明在这里,歌舞和月色是交织在一起的,它们是宫廷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匀钿收迸节,敛黛别重闱。”这两句描述了女性在歌舞结束后所做的动作,她们匀化妆、整理首饰,向母妃表达敬意和告别。这种细腻的动作描写,展示了宫廷女性的细腻情感和优雅姿态。 “网断蛛犹织,梁春燕不归。”这两句描绘了宫廷生活的另一面,即宫廷的孤独和寂寞。虽然表面上歌舞升平,但实际上宫廷中的人都是孤独的,就像断了网的蜘蛛仍在编织着网,而梁上的燕子春天来了也不愿归巢。这种对比,表现了宫廷生活的孤独和无奈。 “那堪回首处,江步野棠飞。”最后两句以景作结,那曾经熟悉而又陌生的场景,如今只能在回首时看到江边野棠花在风中飘落。这种情景交融的手法,使得诗歌的情感更加深沉和丰富。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宫廷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宫廷女性的细腻情感和优雅姿态,同时也揭示了宫廷生活的孤独和无奈。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深沉,是一首优秀的宫廷诗。
创作背景
《诗(金陵黄进士梦遇台城故妓,自云今为吴神》的创作背景与唐朝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状况密切相关。唐朝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盛世,文化艺术繁荣,诗歌创作尤为发达。同时,当时的社会风气也相对开放,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相对较高,这也为诗歌创作提供了更多的素材和灵感。 此外,这首诗还与历史事件“黄巢起义”有关。唐朝末年,社会动荡不安,农民起义频繁,其中黄巢起义是影响最大的一次。这首诗中的“台城故妓”指的是当年在台城(今南京)为黄巢起义军所俘虏的宫女和妓女,她们被迫离开家乡,成为战争的牺牲品。因此,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人民流离失所的历史背景。 综上所述,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唐朝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状况密切相关,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人民流离失所的历史背景。
相关诗词
  • 1
    [唐]
    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
    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 2
    [清]
    秋之为气,正一番风雨,一番萧瑟。
    落日鸡鸣山下路,为问台城旧迹。
    老蔓藏蛇,幽花贱血,坏堞零烟碧。
    有人牧马,城头吹起觱篥。
    当初面代牺牲,食惟菜果,恪守沙门律。
    何事饿来翻掘鼠,雀卵攀巢而吸?
    再曰荷荷,跏趺竟逝,得亦何妨失?
    酸心硬语,英雄泪在胸臆。
  • 3
    [宋]
    甲子今年甫一周。
    人间聊住八千秋。
    依依梅蕊看如雪,恰恰蟾华未上钩。
    分玉节,共南州。
    台城辇路记重游。
    相期一品归来健,兄弟华颠自献酬。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