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东林寺酬韦丹刺史》

年老心闲无外事,麻衣草座亦容身。
相逢尽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见一人。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揭示人生态度的诗。首句“年老心闲无外事”,首句奠定了全诗的基调。年老而心闲,可见自己刚退休时的情况。老归老,而身体还硬朗,闲是闲,但用事不烦。陶渊明诗曰:“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诗人当时可能就是这种生活状态,因此与陶渊明的感受是相似的。 “麻衣草座亦容身”,第二句既切合作者“休官”的实事,又体现出诗人的穷通得失之感。“麻衣”见穷,“草座”见通,诗人乃是用以自况的。李颀这前两句是前铺叙事,重点在“无外事”,很形象地道出了当时作者的情状。“无外事”又不仅是当时的情况,而是表达出诗人恬淡的心境。 第三句“相逢尽道休官好”,从转折中见出气势。它以在场的人为主语,更可见出李颀对这种生活的确是抱有同感的。这同感是在诗中、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对归隐生活的热爱。这正是李颀本篇的命意所在。然而这种热爱不是热烈奔放、豪情满怀的感情的流露,而是淡泊平和的志趣的表露。这就不但可以知人论世,而且可以使人爱读,可以玩味,从而欣赏作者那种含蓄淡雅的诗风了。 第四句“林下何曾见一人”,纯然出以虚词,虚中寓意,妙在即景悟情,语近意远。大凡仕宦休退的人,其境界往往是十分孤寂的。这里就是描写这种“无外事”和“休官好”的孤寂处和恬适感的。一个“尽”字传出这种孤寂感正是到处传遍的。然而在诗人笔下,这种孤寂感又转化为一种美的享受。他正是要人们在这种环境里去体味它的美的。 李颀这首诗的命意所在是表达对归隐生活的热爱,但表现上却曲折隐晦,不露声色。它不是直抒胸臆,而是采用寓言的方式,通过人物对话来表达诗人的本意。这种曲折的表达方式,与它的命意是十分贴切的。 这首诗在艺术上的另一个特点是对比手法的运用。全篇三联都是写作者刚退休时的情况和心态,而通过这种对比,作者所要表达的归隐生活的美好形象就突出了。对比的运用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这首诗在语言上的特点是轻淡素雅而又富有韵味。诗中用字、造语十分讲究,“麻衣”、“草座”等字并不显得平淡,如能熟读成诵,则更能体会出它的妙处。“亦容身”说得平淡而有力,因为它包含着诗人退休时欣然自得的心情。“尽道休官好”也含有对比成分,但它的轻淡就同前面的“无外事”相应和了。总起来看,这首诗平淡而有致,是唐代山水田园诗中的佳品之一。
创作背景
《东林寺酬韦丹刺史》是唐代诗僧灵澈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灵澈和韦丹的交往有关。韦丹时任洪州刺史,与灵澈有深厚的友谊。韦丹曾寄诗表达了归隐山林之意,灵澈收到诗后,便创作了这首诗作为回赠,表达了他对韦丹深切的理解和祝愿。
相关诗词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