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人厌尘俗,不使居无竹。 诗翁爱诗史,咏歌长不足。 箨龙遍山园,嘉名榜华屋。 何当乘逸兴,倚栏听戛玉。 |
| 这是一首充满雅致和情趣的诗,描绘了主人对尘世的厌倦和对竹子的热爱,以及诗翁对诗歌和历史的深情厚意。 “主人厌尘俗,不使居无竹。”这两句诗表达了主人对世俗繁华的厌倦,以及对竹子清雅气质的向往和追求。竹子在古代中国文化中常常被视为高尚、清雅的象征,因此,主人在自己的居所种植竹子,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生活环境。 “诗翁爱诗史,咏歌长不足。”这两句诗中的“诗翁”指的是诗人自己,表达了他对诗歌和历史的热爱。诗人喜欢通过诗歌来表达对历史的感悟和思考,而“咏歌长不足”则表现了他对诗歌创作热情不减,总是感到有更多的情感需要表达。 “箨龙遍山园,嘉名榜华屋。”这两句诗描绘了竹子在山园遍地的美景,“箨龙”是竹子的嫩芽,形似龙,故称为“箨龙”。而“嘉名榜华屋”则是说主人将竹子的美名挂在华丽的房屋上,以此来表达对竹子的喜爱和尊重。 “何当乘逸兴,倚栏听戛玉。”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诗人希望能够乘着兴致,倚着栏杆欣赏竹子摇曳的美景,聆听竹叶碰撞发出的清脆声响,如同戛玉一般美妙动听。 整首诗通过对竹子、诗歌和历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清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展现了他对诗歌创作的热情和才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