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绍庆罗巡检》

蕉溪烟水似罗浮,君著轩亭瞰碧流。
东馆听鸡书伴月,南边休马铎沈秋。
怜人得饱禽捐粟,送客登山岩倚舟。
种玉前村春意早,梅花带雪满枝头。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优美的山水风景画,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自然之美和人情之美。 首联“蕉溪烟水似罗浮,君著轩亭瞰碧流。”描绘了蕉溪的美景,烟雾缭绕的水面似乎与远处的罗浮山相映成趣。诗人站在轩亭上,俯瞰着碧绿的流水,感受大自然的宏伟和美丽。 颔联“东馆听鸡书伴月,南边休马铎沈秋。”通过听鸡、书伴月、休马、铎沈秋等细节描绘,展现了诗人在轩亭中宁静的生活状态,同时也传递出一种秋天的肃杀气氛。 颈联“怜人得饱禽捐粟,送客登山岩倚舟。”通过描述人们饱食之后,禽鸟放弃了粟米,以及送别的客人登山离去,倚在船上的情景,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和离别之情。 尾联“种玉前村春意早,梅花带雪满枝头。”则以“种玉”形容前村的早春景色,梅花带着雪花开满了枝头,呈现出一种早春的清新和生机。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自然景色之美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人情世故的洞察。
创作背景
《绍庆罗巡检》是宋朝诗人阳枋的诗作。创作背景可能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社会背景:宋朝时期,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达到了一个高峰。诗人们以丰富的生活和情感为素材,创作出了许多具有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诗作。 2. 地理环境:阳枋在诗中提到了“绍庆”,这可能是指当时的绍庆府,位于今天的重庆市彭水县。罗巡检则可能是一位负责巡逻检查的地方官员。阳枋可能是在这个地方遇到了这位官员,或者听到了关于他的故事,产生了创作的灵感。 3. 人文风情:宋朝时期,各地的人文风情和官员的职守生活也是诗人创作的重要素材。阳枋可能通过对罗巡检的描述,展现了当时地方官员的职守和生活状态,以及当地人民的生活风情。 综上所述,《绍庆罗巡检》的创作背景可能涉及到宋朝的社会背景、地理环境以及人文风情等多方面因素。
相关诗词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