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登六和塔》

钱塘江上撑空塔,塔外遥山翠作堆。
酒罢凭栏呼落日,水云深处子陵台。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钱塘江美景的诗。首句“钱塘江上撑空塔”直接切入主题,描绘了钱塘江上一座高耸入云的塔,给人一种壮观的感觉。次句“塔外遥山翠作堆”则从塔的角度写远景,塔外群山连绵,翠绿的山色堆积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三、四句“酒罢凭栏呼落日,水云深处子陵台”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酒罢之后,凭栏远眺,呼喊着落日,而水云深处的子陵台则显得更加神秘而美丽。这两句诗通过诗人的感受,进一步渲染了钱塘江美景的魅力,使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那里的宁静与壮美。 整首诗描绘了钱塘江的美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诗人独特的感受,使读者对钱塘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感受。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使人感受到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情感。
创作背景
《登六和塔》是宋代的诗人阳枋所作。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六和塔有关。六和塔是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的一座古塔,建于北宋开宝三年(公元970年),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之一。阳枋登临六和塔,被其雄伟的建筑和秀丽的景色所感动,因此创作了这首诗。 此外,阳枋生活在宋代,这是一个文化繁荣、诗词盛行的时代。他的诗歌创作也受到了当时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 以上仅是简要的分析,如果需要更多关于《登六和塔》的创作背景信息,可以查阅相关的诗歌鉴赏书籍或文献资料。
相关诗词
  • 1
    [南北朝]
    五味九变兼六和。
    令芳甘旨庶且多。
    三危之露九期禾。
    圆案方丈粲星罗。
    皇举斯乐同山河。
  • 2
    [宋]
    经从塔下几春秋,每恨无因到上头。
    今日始知高处险,不如归卧旧林丘。
  • 3
    [唐]
    太学时观礼,东方晓色分。
    威仪何棣棣,环珮又纷纷。
    古乐从空尽,清歌几处闻。
    六和成远吹,九奏动行云。
    圣上尊儒学,春秋奠茂勋。
    幸因陪齿列,聊以颂斯文。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