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问赵存礼分竹》

南墙曾记极幽寻,午箪凉铺琐碎金。
小筑江干无限暑,西窗乞与半檐阴。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夏日景象的诗,透露出诗人对清凉、宁静生活的向往。首句“南墙曾记极幽寻”,引人进入一种宁静的旧日回忆,暗含诗人对过去某种生活的怀念。“午箪凉铺琐碎金”,这句诗描绘了午后的阳光透过竹编的箪筐,洒在地上,像碎金般铺满一地,给人一种宁静而又耀眼的感觉,同时也展示了夏日的热烈气氛。 “小筑江干无限暑”,此句诗人将视线拉向江边的小筑,那里的暑气似乎无边无际,使人感到无比炎热,这也体现了夏天的主要特征。而最后一句“西窗乞与半檐阴”,诗人转向西窗,希望能得到半檐的阴凉,这表达了诗人在酷暑中对于清凉的向往和渴望。 整首诗以夏天的热烈气氛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以及对清凉、宁静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在炎炎夏日中的心境。诗人的情感深沉而细腻,通过对夏日景象的描绘,表达出对生活的深深热爱。
创作背景
《问赵存礼分竹》是宋朝诗人阳枋的诗作。为了准确地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我们首先需要考虑阳枋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他个人的经历。 阳枋生活在宋朝,这是一个文化繁荣、艺术多样的时代。同时,宋朝也是一个政治变动较大,经常面临外族侵略的时代。这样的时代背景可能对阳枋的诗歌创作产生了影响。 再来看阳枋个人,他是一位文学家和官员,有着丰富的知识和生活经历。他的诗歌作品往往涉及生活哲理和人情世态。 《问赵存礼分竹》这首诗,从标题来看,可能是向阳枋的朋友赵存礼询问关于“分竹”的事宜。这里的“分竹”可能有具体的含义,也可能只是用作比喻。具体的创作背景可能需要进一步分析诗歌内容来确定。 总结来说,要准确了解《问赵存礼分竹》的创作背景,我们需要综合考虑阳枋所处的时代背景、他的个人经历以及诗歌的具体内容。由于目前没有更多的诗歌内容供参考,所以难以进一步推断其创作背景。如有需要,建议您查阅相关的诗歌解析或文献资料。
下一首
《山行》
相关诗词
  • 1
    [宋]
    僧问赵州:狗子还有佛性也无?
    州云无。
    乃为之颂云:雨过西风寒,苍苔封战骨。
    可怜老将军,饮马长城窟。
  • 2
    [宋]
    这僧问赵州,赵州答赵州。
    得人一马,还人一牛。
    人平不语,水平不流。
    受恩深处宜先退,得意浓时便好休。
  • 3
    [宋]
    公子年时尚奇伟,大剑横腰发冲起。
    自言学道晚有得,心静无波古潭水。
    平戎万卷喑不吐,蟠向胸中作宫徵。
    眼明惯识峄阳材,手制教成古绿绮。
    人生会费几两屐,巧处才容一张纸。
    许多黑瘦肯忍饥,枵腹悲鸣聒人耳。
    公子公子赠我来,明珠白璧遭沉埋。
    我家老马解仰秣,渠家煮鹤充枯柴。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