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功名无力愧勤王,已近终南得草堂。 身外尽归天竺偈,腰间唯有会稽章。 何时腊酒逢山客,可惜梅枝亚石床。 岁晚我知仙客意,悬心应在白云乡。 |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勤王无功,而归隐山林的人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于功名与隐逸的矛盾心情。 首联“功名无力愧勤王,已近终南得草堂”,直接点出了诗人无力追求功名,感到愧疚,因此选择在终南山下得到一处草堂隐居。这一联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展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又交代了诗人的生活环境。 颔联“身外尽归天竺偈,腰间唯有会稽章”,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超脱世俗,身外之物尽归佛门,腰间只挂着会稽的印章,表示他已无牵无挂,一心向佛。 颈联“何时腊酒逢山客,可惜梅枝亚石床”,以问句出之,表现了诗人期待与山客共饮腊酒,可惜梅枝低垂在石床上,无法采摘。这一联充满了诗人的生活情趣和对自然环境的热爱。 尾联“岁晚我知仙客意,悬心应在白云乡”,以岁晚之际,诗人了解仙客的心意,悬念应在白云乡结束,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隐逸情怀。 整首诗以功名与隐逸的矛盾为主线,通过描绘诗人的生活环境、内心世界和生活情趣,展现了诗人的隐逸情怀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功名的无奈和愧疚。全诗意境深远,语言简练,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好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