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过三乡望女几山,早岁有卜筑之志》

女几山头春雪消,路傍仙杏发柔条。
心期欲去知何日,惆怅回车上野桥。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以景寄情的诗,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无尽的惆怅。诗中的画面以女几山头的春雪消融,路旁的仙杏发出柔嫩的枝条为背景,描绘出一个生机勃勃的早春景象。然而,诗人的内心却并不在这片生机盎然的景色中得到慰藉,反而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不确定性,以及离别的惆怅。 首句“女几山头春雪消”,以女几山的春雪消融描绘出早春的景象,既有生机勃发的春意,又有对过去冬季的留恋。次句“路傍仙杏发柔条”,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仙杏发出柔嫩的枝条,似乎在向世人展示春天的到来。 然而,诗人在享受春天的同时,内心却充满了惆怅。“心期欲去知何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不确定性,让人感受到他的内心焦虑和无助。最后一句“惆怅回车上野桥”,诗人以“惆怅”二字直抒胸臆,表达出他内心的苦闷和无奈,而“回车”二字则暗示着诗人要离开这个让他充满惆怅的地方,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离别之情。 整首诗以春天为背景,通过描绘生机盎然的景色,反衬出诗人内心的惆怅和苦闷。诗的情感真挚而深刻,让人感受到人生的无常和离别的痛苦。
创作背景
羊士谔的《过三乡望女几山,早岁有卜筑之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他的人生经历和对自然山水的热爱有关。羊士谔早年曾有过在女几山隐居的志向,但未能实现。后来,他在游历三乡时,远望女几山,感慨万分,回忆起自己早年的志向,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和向往。 在诗中,羊士谔运用生动的描绘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女几山的美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感慨。这首诗不仅反映了羊士谔个人的情感,也体现了唐代士人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思考和追求。
相关诗词
  • 1
    [清]
    二十四潭争一桥,惊泉喷薄几时消。
    一山瀑布归三峡,小小天风作海潮。
  • 2
    [宋]
    要做神仙去,工夫譬似闲。
    一阳初动,玉炉起火炼还丹。
    捉住天魂地魄,不与龙腾虎跃,满鼎汞花乾。
    一任河车运,径路入泥丸。
    飞金精,采木液,过三关。
    金木间隔,如何上得玉京山。
    寻得曹溪路脉,便把华池神水,结就紫金团。
    免得饥寒了,天上即人间。
  • 3
    [宋]
    杜宇伤春去,蝴蝶喜风清。
    一犁梅雨,前村布谷正催耕。
    天际银蟾映水,谷口锦云横野,柳外乱蝉鸣。
    人在斜阳里,几点晚鸦声。
    采杨梅,摘卢橘,饤朱樱。
    奉陪诸友,今宵烂饮过三更。
    同入醉中天地,松竹森森翠幄,酣睡绿苔茵。
    起舞弄明月,天籁奏箫笙。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