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饮酒 十三》

有客常同止,取舍邈异境。
一士常独醉,一夫终年醒,
醒醉还相笑,发言各不领。
规规一何愚,兀傲差若颖。
寄言酣中客,日没烛当秉。
作品赏析
其十三(1)
有客常同止,取舍邈异境(2)。
一士长独醉,一夫终年醒。
醒醉还相笑,发言各不领(3)。
规规一何愚,兀做差若颖(4)。
寄言酣中客,日没烛当秉(5)。
【注释】
(1)这首诗以醉者同醒者设譬,表现两种迥然不同的人生态度,在比较与评价中,诗人愿醉而不
愿醒,以寄托对现实不满的愤激之情。
(2)同止:在一起,同一处。取舍:采取和舍弃,选择。取:逯本作”趣”,今从曾本、苏写本、
焦本改。邈异境:境界迎然不同。
(3)领:领会,理解。
(4)规规:浅陋拘泥的样子。《庄子?秋水》:“于乃规规然而求之以察,索之以辩。是直用管
窥天,用锥指地也。”渊明即用此典,故接下说“一何愚”。兀(wù务)傲:倔强而有锋芒。差(ch
ā叉):比较上,尚,略。颖:才能秀出,聪敏。
(5)酣中客:正在畅饮的人。烛当秉:逯本作”烛当炳”,曾本、焦本皆注一作“烛当秉”,从
后者。秉:握持,拿着。《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按:逯本
从“炳”引曹丕《与吴质书》“古人思炳烛夜游”为据,此语当本胡刻本李善注《文选》卷四十二。
李善注云:“古诗曰:‘昼夜苦夜长,何不秉烛游。’秉或作炳。”则知李善所见《文选》原本当作
“秉”,正文之,“炳”,乃后人刻入。查《四部丛刊》影宋本六臣注《文选》卷四十二即作,“古
人思秉烛夜游”。)
[译文]
两人常常在一起,
志趣心境不同类。
一人每天独昏醉,
一人清醒常年岁。
醒者醉者相视笑,
对话互相不领会。
浅陋拘泥多愚蠢,
自然放纵较聪慧。
转告正在畅饮者,
日落秉烛当欢醉。
-----------孟二冬《陶渊明集译注》-----------
创作背景
陶渊明的《饮酒·十三》是在他归隐田园后的第十二年创作的,正值东晋灭亡前夕。当时,社会政治黑暗,官场腐败,陶渊明深感世道险恶,生活艰辛。他之前曾担任过80余日的彭泽令,但最终选择弃官归隐,躬耕田园。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借《饮酒·十三》这首诗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了对人生、历史、政治等问题的看法。
相关诗词
  • 1
    [唐]
    远访山中客,分泉谩煮茶。相携林下坐,共惜鬓边华。
    归路逢残雨,沿溪见落花。候门童子问,游乐到谁家。
  • 2
    [宋]
    访书酒诰空,扬子浪伤时。
    颂德誉大人,刘伶颇费辞。
    人生意行耳,暇复商略兹。
    用己律世人,一信起千疑。
    规规滞所然,在物宁非欺。
    我心受风舟,漂然随所之。
  • 3
    [宋]
    洞里吹箫子,终年守独幽。
    石泉为晓镜,山月当帘钩。
    岁晚杉枫尽,人归雾雨愁。
    送迎应鄙陋,谁继楚臣讴。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