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赠云竹一老琴师歌》

昌黎不作颖师已,千古风流随逝水。
大音祗在天壤间,云竹翁能发其秘。
明之为侯王,幽之神鬼。
悟翁一转指头禅,万事泯然心耳废。
涧泉淅沥走宫商,仙佩丁当分角徵。
数声急羽来秋空,夜半西风掠蛩砌。
诸公不但知此音,真欲钩深得其艺。
大篇小什分珠玑,往往不惜兼金馈。
吾闻南风之歌下舜廊,四海熙熙乐平治。
原翁持此天上头,一鼓解民愠,再鼓阜民财,勿作区区自丰计。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音乐、歌颂和谐社会的诗歌。作者通过描绘一位名叫云竹翁的音乐家演奏的场景,展现了音乐的魅力和力量,同时表达了对和谐社会的向往。 整首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前八句为第一部分,主要表达对云竹翁音乐演奏的赞美和钦佩之情。其中,“昌黎不作颖师已,千古风流随逝水”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而“大音祗在天壤间,云竹翁能发其秘”则是对云竹翁音乐才华的肯定和赞美。 中间的部分为第二部分,主要描绘云竹翁演奏的场景。作者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泉水、仙佩等声音,展现了音乐的美妙和动人之处。同时,通过“数声急羽来秋空,夜半西风掠蛩砌”等描写,表现了音乐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最后的部分为第三部分,主要表达了对和谐社会的向往和期望。作者通过“南风之歌下舜廊,四海熙熙乐平治”等描绘,展现了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景象。同时,希望云竹翁能够用音乐的力量来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音乐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和期望。
创作背景
《赠云竹一老琴师歌》是宋朝诗人张榘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1. 社会历史背景:宋朝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诗词、书法、绘画、音乐等艺术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琴棋书画作为文人雅士的标志,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推崇。因此,琴师这个职业在当时的社会地位也是相对较高的。 2. 个人经历背景:张榘本人可能对琴艺有着浓厚的兴趣,或者与云竹一老琴师有着深厚的友谊,因此创作了这首诗歌来表达对琴师的赞美和敬仰之情。 综上所述,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可以理解为在宋朝文化繁荣的社会背景下,张榘对琴艺的热爱以及对云竹一老琴师的敬仰之情。
相关诗词
  • 1
    [清]
    无端过去生中事,兜上朦胧业眼来。
    灯下髑髅谁一剑,尊前尸冢梦三槐。
    金裘喷血和天斗,云竹闻歌匝地哀。
    徐甲傥容心忏悔,愿身成骨骨成灰。
  • 2
    [明]
    追随鹭羽到山阿,梓泽兰亭未许过。
    移得好花通柰苑,引来飞瀑似银河。
    微风啸彻捎云竹,轻雨香添带露荷。
    野逸繁华都不碍,才闻灌木又听歌。
    ¤
  • 3
    [明]
    云竹淡相于,深宜静者居。
    香飘晨梵合,花落暮禅余。
    坐有高闲客,床留止观书。
    一身仍扰扰,何处问吾庐。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