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雁声》

雁声恰值到江东,霜影空蒙落晚篷。
寒著芦花禁不得,一层晴雪乱西风。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画卷,充满了寂寥、凄清的氛围。诗中的“雁声恰值到江东,霜影空蒙落晚篷。”描述了秋天的景象,雁声凄切,霜降落空,晚篷飘零,给人一种萧瑟、落寞的感觉。接着,诗人通过“寒著芦花禁不得,一层晴雪乱西风。”描绘了芦花在寒风中摇曳,被一层晴雪覆盖,混乱的西风吹拂,进一步加深了诗的冷清氛围。 整首诗中,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意象和象征手法,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人生的艰辛和落寞。同时,诗人也借助雁声、霜影、芦花、晴雪等自然元素,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与人生的渺小,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在诗的技巧上,诗人运用了生动的描绘手法和形象的比喻,使诗歌更具艺术感染力。同时,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也恰到好处,使整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秋天的描绘,表达了人生的艰辛和落寞,同时也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雁声》是宋末诗人张榘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歌以雁为描写对象,寄托了诗人对乱世中人民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的悲悯之情。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诗人通过描写大雁的悲鸣,来表达对乱世中百姓生活困苦的同情和关切。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可以查阅诗歌鉴赏书籍或询问语文老师以获得更多信息。
相关诗词
  • 1
    [清]
    又到绿杨曾折处,不语垂鞭,踏遍清秋路。
    衰草连天无意绪,雁声远向萧关去。
    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
    明日客程还几许,沾衣况是新寒雨。
  • 2
    [宋]
    黄花深巷,红叶低窗,凄凉一片秋声。
    豆雨声来,中间夹带风声。
    疏疏二十五点,丽谯门、不锁更声。
    故人远,问谁摇玉佩,檐底铃声。
    彩角声吹月堕,渐连营马动,四起笳声。
    闪烁邻灯,灯前尚有砧声。
    知他诉愁到晓,碎哝哝、多少蛩声。
    诉未了,把一半、分与雁声。
  • 3
    [唐]
    城上西楼倚暮天,楼中归望正凄然。
    近郭乱山横古渡,野庄乔木带新烟。
    北风吹雁声能苦,远客辞家月再圆。
    陶令好文常对酒,相招那惜醉为眠。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