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草堂》

子美西来筑此堂,浣花春水共凄凉。
鸣鸠孔燕归何处,野草闲花护短墙。
英雄去矣柴门闭,邻里伤哉竹径荒。
安得山瓶盛乳酒,送分渔父濯沧浪。
作品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杜甫的怀念,也描绘出了一个寂寥落寞的景致。首联“子美西来筑此堂,浣花春水共凄凉。”明确点出了诗人杜甫曾在此建造草堂,伴随着他的是浣花溪的流水和凄凉的氛围。这既展示了杜甫的故居,又渲染出一种悲凉的气氛。 颔联“鸣鸠孔燕归何处,野草闲花护短墙。”中,诗人描绘了草堂周围的景象,鸣叫的鸠鸟、飞翔的燕子不知归向何处,野草和闲花围绕着矮墙。这进一步强化了凄凉的氛围。 颈联“英雄去矣柴门闭,邻里伤哉竹径荒。”中,诗人慨叹英雄已逝,柴门紧闭,邻里都为这位英雄的离去而伤感,竹径荒芜。此句表达了诗人对杜甫的深深怀念和哀悼。 尾联“安得山瓶盛乳酒,送分渔父濯沧浪。”诗人希望能有山瓶盛满乳酒,送给像渔父一样在沧浪中洗礼的人。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的怀念之情,也展示了他对生活的期待和对杜甫精神的赞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深情款款,表达了诗人对杜甫的怀念和赞美,同时也描绘了草堂的凄凉景象,反映出诗人的哀伤情绪。
创作背景
《草堂》是宋朝诗人汪元量创作的一首诗,其创作背景与唐朝著名诗人杜甫的草堂有关。杜甫曾在成都浣花溪畔建造了一座草堂,作为其寓居之所,并在此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汪元量的《草堂》一诗,就是在此基础上创作的,表达了他对杜甫的敬仰和对草堂的缅怀之情。 具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草堂的景色和氛围,回忆了杜甫在草堂创作诗歌的历史,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英雄不再的感慨。诗中的“子美西来筑此堂,浣花春水共凄凉”等句,既是对杜甫的赞美,也是对历史变迁的感叹。 综上所述,汪元量的《草堂》是通过缅怀杜甫和草堂,表达了对历史的回忆和感慨。
相关诗词
  • 1
    [唐]
    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
    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
    身在远藩无所预,心怀百忧复千虑。
    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
    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
    龙钟还忝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
  • 2
    [唐]
    灵溪宴清宇,傍倚枯松根。
    花药绕方丈,瀑泉飞至门。
    四气闭炎热,两崖改明昏。
    夜深月暂皎,亭午朝始暾。
    信是天人居,幽幽寂无喧。
    万壑应鸣磬,诸峰接一魂。
    遂登仙子谷,因醉田生樽。
    时节开玉书,窅映飞天言。
    心化便无影,目精焉累烦。
    忽然与霄汉,寥落空南轩。
  • 3
    [唐]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