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和潘经略广州峡山五首》

自公湘中去,雁断致书寡。
今年从默斋,五字闻大雅。
青灯话畴昔,白首问茅价。
十里五里间,水竹肯轻舍。
作品赏析
这首诗整体上以叙述的口吻,表达了作者对某个地方(可能是朋友或老师)的怀念之情。诗中通过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盼,展现出作者深深的情感和对未来的期许。 首句“自公湘中去,雁断致书寡”,通过描述作者在湘中公干之余,因鸿雁断飞而无法传递书信,表达出一种因距离而产生的思念之情。这里巧妙地利用了“雁传书”的典故,增加了诗的意蕴。 “今年从默斋,五字闻大雅”一句,描述了作者今年跟随默斋老师学习,因老师的教诲而领悟了诗中的大雅之音,表达了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 “青灯话畴昔,白首问茅价”两句,描述了作者与朋友或老师在青灯下回忆过去,谈论往事,并期待着未来的情景。这里通过“白首”和“茅价”两个意象,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沧桑,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十里五里间,水竹肯轻舍”两句,表达了作者对那个地方的依恋之情。十里五里之间的水竹之地,作者不愿轻易离开。这里通过描绘风景,进一步强化了作者对那个地方的喜爱和不舍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述作者对某个地方的情感和思念,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对未来的期盼以及对那个地方的依恋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语言简练,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创作背景
《和潘经略广州峡山五首》是由宋代诗人释宝昙创作的一组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涉及到了宋代的历史、地理和文化环境。 首先,从诗题《和潘经略广州峡山五首》可以看出,这是诗人释宝昙与潘经略在广州峡山这个地方有所交往或者游览,因此而创作的一组诗。潘经略可能是当时的地方官员或者文人雅士。 其次,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诗歌创作非常活跃。当时的诗人们喜欢通过诗歌来表达他们对自然、人生、社会等的感悟和思考。释宝昙的这首诗,很可能也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创作出来的。 再者,广州峡山是一个自然风光优美的地方,这也为诗人们的创作提供了灵感。释宝昙在游览广州峡山时,被其美景所吸引,因此创作了这首诗。 总的来说,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涉及到了历史、地理和文化等多个方面。
相关诗词
  • 1
    [宋]
    少年喜奇迹,落拓鞍马间。
    纵目视天下,爱此宇宙宽。
    山川看不厌,浩然遂忘还。
    岷峨最先见,晴光厌西川。
    远望未及上,但爱青若鬟。
    大雪冬没胫,夏秋多虵蚖。
    乘春乃敢去,匍匐攀孱颜。
    有路不客足,左右号鹿猿。
    阴崖雪如石,迫暖成高澜。
    经日到绝顶,目眩手足颠。
    自恐不得下,抚膺忽长叹。
    坐定聊四顾,风色非人寰。
    仰面嗫云霞,垂手抚百山。
    临风弄襟袖,飘若风中仙。
    朅来游荆渚,谈笑登峡船。
    峡山无平冈,峡水多悍湍。

  • 2
    [宋]
    舟行道里日夜殊,佳士恨不久与俱。
    峡山行尽见平楚,舍舡登岸身无虞。
    念君治所自有处,不复放纵如吾徒。
    忆昨相见巴子国,谒我江上颜何娱。
    求文得卷读不已,有似骏马行且且。
    自言好学老未厌,方册几许鲁作鱼。
    古书今文遍天下,架上未有耿不愉。
    示我近所集,漫如游通衢。
    通衢众所入,癃残诡怪杂沓不辩可叹吁。
    文人大约可数者,不过皆在众所誉。
    此外何足爱,刓破无四隅。
    况予固鲁钝,老苍处群雏。
    入赵抱五弦,客齐不吹竽。
    山林自窜久不出,回
  • 3
    [宋]
    峡山胜地安禅处,万仞危桥压要津。
    世上岂知名利路,浪中空笑往来人。
    倚门怪石狂遮面,入座寒云碎绕身。
    日暮西风懒回首,满林幽鸟语声频。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