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秋晚随意行涧上值老农问劳去年避乱时事》

书在心犹在,时艰变易衰。
白云山半寺,红叶水西祠。
农老言多善,乌驯噪总慈。
谁于千载后,见我苦吟时。
作品赏析
这首诗给人一种深沉、感慨万千的感觉,蕴含着作者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哀叹,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农民生活的热爱和赞美。 首联“书在心犹在,时艰变易衰”表达了作者对知识的追求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尽管时间艰难,世事易变,但书中的知识仍然在心中。这反映了作者对知识的坚定追求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颔联“白云山半寺,红叶水西祠”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白云缭绕的山腰上的寺庙和红叶纷飞的水边的祠堂,给人以一种宁静而壮美的感觉。 颈联“农老言多善,乌驯噪总慈”描绘了农民和乌鸦的生活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农民朴素、善良品质的赞美,以及对乌鸦慈祥噪音的欣赏。 尾联“谁于千载后,见我苦吟时”以一种深远的视角结束全诗,表达了作者对后世的期望和对自己的自我评价。作者希望千年以后,有人能看到他现在的苦吟,理解他的心情和追求。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丰富,通过对自然景色、农民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后世的期望。
创作背景
《秋晚随意行涧上值老农问劳去年避乱时事》是宋朝诗人舒岳祥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我们需要考虑历史背景。宋朝时期,中国经常遭受外族的侵略和内部的动荡,导致民众生活困苦,四处逃难。这首诗中提到“避乱”,可能指的就是当时的一些社会动荡或战争。 其次,诗中的“老农问劳”反映了当时农村社会的情况,老农对诗人的问候,可能包含了对过去动荡生活的回忆和关心。这也表明了诗人与农民的深厚感情和对农村生活的关注。 最后,诗人在秋晚时节,行走于涧上,这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敏感和热爱。同时,也可能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动荡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望。 综上所述,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包含了社会动荡、农村生活、自然环境等多个方面。
相关诗词
  • 1
    [唐]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
    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
    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
    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
  • 2
    [宋]
    夺官分所甘,年来禄又绝。
    天公尚怜人,岁赍禾与麦。
    经冬雪屡下,根须连地脉。
    庖厨望饼饵,瓮盎思曲糵。
    一春百日旱,田作龟板拆。
    老农泪欲堕,无麦真无食。
    朱明候才兆,风雷起通夕。
    田中有人至,膏润已逾尺。
    继来不违愿,饱食真可必。
    民生亦何幸,天意每相恤。
    我幸又已多,锄耒坐不执。
    同尔乐丰穰,异尔苦税役。
    时闻吏号呼,手把县符赤。
    岁赋行自办,横敛何时毕。
  • 3
    [唐]
    十五事文翰,大儿轻孔融。
    长裾游邸第,笑傲五侯中。
    谏猎一朝寝,论边素未工。
    蹉跎潘鬓至,蹭蹬阮途穷。
    贷布怜宁与,无金命未通。
    王陵固似戆,郭最遂非雄。
    敛板辞群彦,回车访老农。
    咏诗怀洛下,送客忆山东。
    沈病魂神浊,清斋思虑空。
    羸将卫玠比,冷共邺侯同。
    草舍才遮雨,荆窗不碍风。
    梨教通子守,酒是远师供。
    扪虱欣时泰,迎猫达岁丰。
    原门唯有席,井饮但加葱。
    少壮矜齐德,高年觉宋聋。
    寓书先论懒,读易反求蒙。
    昔慕能鸣雁,今怜半死桐。
    秉心犹似矢,搔首忽如蓬。
    赤叶翻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