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汴都纪行》

寻僧入相国寺,领客过太师桥。
行到汴隄西畔,柳阴阴处鱼跳。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诗,描写了诗人寻访僧人,领略过桥,行走在汴河堤岸西侧,看到柳荫下鱼儿跳跃的景象。整首诗给人一种宁静、优美的感觉,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和生命的活力。 首句“寻僧入相国寺”,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寻访僧人的场景,让人感受到一种肃穆、宁静的氛围。第二句“领客过太师桥”,则表现出诗人在引导客人过桥,具有一种动态美,同时也展现了景色的变化。 第三、四句“行到汴隄西畔,柳阴阴处鱼跳”,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行走在汴河堤岸西侧的景象。这里的“柳阴阴处”形容了柳树的茂盛,给人一种清凉、幽静的感觉。而“鱼跳”则表现了水中的生机与活力,给人带来愉悦的感受。 整首诗运用了生动的描绘手法和细腻的意象,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和生命的活力。同时,通过诗人的行走线路,将相国寺、太师桥、汴河堤岸等景点巧妙地串联起来,形成了一幅优美的画卷。 在主题上,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同时也展现了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通过细腻的描绘,诗人将自然景色的美丽和生命的活力表现得淋漓尽致,给读者带来愉悦和感动的阅读体验。
创作背景
《汴都纪行》是宋朝诗人汪元量创作的一组诗,描述了他在金朝灭亡后,随同三宫(太后、皇后、太子)北迁燕地(今北京附近)的经历。这些诗歌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现实,具有很高的文学和历史价值。 具体来说,1234年,金朝在蒙古大军的攻击下灭亡,汴京(今河南开封)失守。汪元量作为南宋的宫廷琴师,随同三宫被押解至燕地。在北迁的过程中,他目睹了战争带来的社会动荡和人民流离失所的痛苦,深感亡国之痛。因此,他写下了《汴都纪行》这组诗,以纪实的手法记录了这段历史。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可以查阅与《汴都纪行》相关的文献资料,以获取更全面准确的信息。
相关诗词
  • 1
    [明]
    大江风西来,波涛一何浩。
    我舟不得发,徘徊越昏晓。
    衡运已朔易,曜灵忽东杲。
    早出南徐州,草干霜露少。
    惨惨沙尘飞,轧轧车轮绕。
    寒气来薄人,重裘仅如缟。
    日高众鸟翔,天末孤帆杳。
    川流与冈势,合沓自回抱。
    人生大块间,孰能出其表。
    勉为辛苦行,益见颜色槁。
    人言野多虎,前驱善相保。
    顾非千金躯,祇欲杖穹昊。
    共子陈此情,归来卧蓬岛。
  • 2
    [明]
    驱马邠宁道,萧森值莫秋。
    侵星劳跋涉,入境遍咨诹。
    土俗犹遗古,民风近不偷。
    图存思亶父,开国重公刘。
    乡语多弹舌,成人未裹头。
    土窑连板屋,皮服混毡裘。
    宾馔供狐兔,家赀视马牛。
    采薪拾峻阪,汲水自深沟。
    原隰无余利,丁夫少暇休。
    城隍依险设,禾黍藉天收。
    讼狱公庭简,逢迎驿传周。
    兵戈幸未及,刍粟苦征求。
    庠序衣冠陋,闾阎贾衒稠。
    有司相慰劳,旌节暂淹留。
    触眼伤民瘼,萦心病客愁。
    遒人今断迹,聊为纪行谋。
  • 3
    [宋]
    洞霄飞杖屦,人境共真清。
    天柱擎峰出,丹泉迸霤生。
    栖岩遗隐迹,漱石洗虚名。
    珍重乐斯者,微吟谩纪行。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