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九日寄子约(时海寇甫戢,闻河中盗起)》

漫有登高处,兼当望远何。
对花惊白发,见雁忆黄河。
乱后书来少,霜前木落多。
不堪羁宦日,同是阻于戈。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高望远的人,对着花丛感叹白发丛生,看到大雁飞过便想起了远方的黄河。诗歌表现了战乱后的萧条景象,书信减少,树木被霜冻凋零,诗人不禁感到痛苦和无奈。整首诗充满了悲凉和忧伤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战争和流离失所的深刻感受。 诗歌开头“漫有登高处,兼当望远何。”一句,通过“登高”和“望远”两个动作,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苦闷,以及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接下来“对花惊白发,见雁忆黄河。”一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远方故乡的思念之情,情感真挚动人。 在“乱后书来少,霜前木落多。”一句中,诗人通过“乱后”和“霜前”两个时间节点,描绘了战争后的萧条景象和季节的更替,表现了诗人对环境和生活的敏锐观察。最后“不堪羁宦日,同是阻于戈。”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仕途和战争的痛苦和无奈,整首诗在情感上达到了高潮。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战争、时光流逝和生活苦难的深刻思考和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九日寄子约(时海寇甫戢,闻河中盗起)》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涉及到明代的一些历史事件和社会状况。其中,“海寇甫戢”指的是明代海盗刚刚被平定的事件,而“河中盗起”则是指黄河中游地区发生了盗匪作乱的事情。这些事件都表明了当时社会的不安定和混乱,同时也反映了明代政府的无能和腐败。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皇甫汸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和担忧,同时也流露出对时事的不满和忧虑。
相关诗词
  • 1
    [宋]
    凭陵海若玩波神,怙恃乾坤不杀身。
    刀锯未加先自殒,陆梁未有白头人。
  • 2
    [明]
    梅风发时海寇去,相见要令怀抱开。
    乍喜岂论生理事,空言独叹济时才。
    桐花金井莺声过,月色凉台凤吹回。
    不得清吟会诸老,履痕犹在竹间苔。
  • 3
    [元]
    前月海寇入郡郭,病里移家愁杀人。
    桃花野屋苦多雨,杨柳清江无好春。
    谁似庞公居陇亩,自惭杜老在风尘。
    草堂梦寐惊相见,把酒论诗月色新。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