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元枢陈叔达挽词二首》

淡墨名何早,洪钧转稍迟。
艺文追伏郑,德业望皋夔。
寔是常求是,多闻更阙疑。
斯民先觉者,人代舍公谁。
作品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一位德艺双馨的学者的赞美和敬仰。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淡墨名何早,洪钧转稍迟”描绘出这位学者的淡泊名利,虽然名声传扬得并不早,但是如洪钧般重大的责任却来得稍晚。这一联对仗工整,通过淡墨和洪钧的形象比喻,展现了学者的品格和担当。 颔联“艺文追伏郑,德业望皋夔”进一步赞美了学者的才华和品德。艺文追伏郑,意味着他的学问精湛,可以追溯到伏生和郑玄这些古代大儒。德业望皋夔,则表明他的德行高尚,令人仰望皋陶和夔这样的贤臣。 颈联“寔是常求是,多闻更阙疑”通过对偶表达了学者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博学多识。他始终追求真理,多闻阙疑,不断学习,体现了学者的严谨和勤奋。 尾联“斯民先觉者,人代舍公谁”以反问句作结,将这位学者赞誉为民众的先觉者,表达了深深的敬仰。这一句也呼应了首联,强调了他的担当和责任感。 整首诗结构紧凑,韵律优美,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成功地描绘出一位德才兼备的学者形象,表达了作者的赞美和敬仰之情。
创作背景
**《元枢陈叔达挽词二首》是宋朝诗人周必大为了悼念陈叔达而写的一组挽诗**。陈叔达是宋朝的一位著名文人和官员,他生前与周必大有过交往。当陈叔达去世时,周必大为了表达对他的哀思和尊重,创作了这组挽诗。挽诗通常用于表达对生者的哀悼和怀念,以及对死者的尊敬和颂扬,它们往往蕴含着诗人的情感和对逝者的回忆。因此,《元枢陈叔达挽词二首》可以说是周必大为了纪念陈叔达而创作的诗歌作品。
相关诗词
  • 1
    [明]
    太行闻失路,此地亦沾裳。
    世变穷交畏,年还久客伤。
    榕城恒雾雨,梨岭异风霜。
    归卧苕溪上,长贫是故乡。
  • 2
    [明]
    莫思腾踏叹蹉跎,达者相逢且啸歌。
    高论总于流俗迕,深情自向友朋多。
    酒才中圣无劳劝,笔到颠狂有少讹。
    忽忆灌畦随老圃,此生机事合消磨。
  • 3
    [宋]
    短石拂荒阡,诵君孝行全。
    甘泉潜易地,至德上通天。
    明诏再三下,承欢八十年。
    草堂遗址在,溪水绕涓涓。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